共 18 条
四川盆地飞仙关组气藏硫化氢成因及其依据
被引:10
作者:
谢增业
[1
]
李剑
[2
]
李志生
[2
]
熊永强
[3
]
王春怡
[2
]
郝翠果
[2
]
韩中喜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硫化氢;
石膏;
泥灰岩;
天然气;
单质硫;
黄铁矿;
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8.02.018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天然气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含量主要分布在75%~90%之间,C2+含量为0~0.15%;非烃气体以H2S和CO2为主,含量分别为5%~20%和1%~10%。已有观点认为H2S为飞仙关组气藏附近的石膏经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而成。随着川东北气区大中型高含硫化氢气田的发现,硫化氢成因机理的研究备受关注。应用金管、高压釜和石英管等实验方法模拟了硫化氢气体的生成,同时检测了模拟生成的硫化氢和石膏、硫磺等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实验结果表明:硫磺与正己烷在较低温度即可生成大量的硫化氢气体,而正己烷与硫酸钙的反应总体上比较困难,且生成的H2S量较少;富含黄铁矿的低成熟泥灰岩模拟生烃过程中可以生成与甲烷相当,甚至超过甲烷含量的硫化氢气体;含硫化合物与烃类反应生成的硫化氢的硫同位素值比原始物质的硫同位素值重。地层中的SO42-是海相地层中H2S气体形成的最初来源。含硫烃源岩直接生成高硫化氢天然气和储层中单质硫与烃类的反应是川东北飞仙关组天然气中硫化氢形成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14 / 323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