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青藏高原汛期降水异常空间分布及水汽配置
被引:8
作者:
王传辉
[1
,2
]
周顺武
[1
]
杨玮
[3
]
贲海荣
[1
]
丁锋
[4
]
张宇
[5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2] 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3] 安徽省气候中心
[4] 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福建省永定县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初夏;
盛夏;
降水;
水汽输送;
环流特征;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30717008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青藏高原汛期(5—9月)降水具有南北反相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青藏高原67个台站1967—2008年逐月降水资料,分别讨论了汛期各月降水的主要空间分布型以及初夏(5—6月)和盛夏(7—8月)对应的水汽配置和环流异常。结果表明:初夏高原降水以南北反相型(North-South Reverse Type,NSRT)为主,全区一致型(Whole Region Consistent Type,WRCT)次之;盛夏高原降水以WRCT为主。高原降水呈现NSRT分布时,初夏水汽由高原南部输向北部,而盛夏高原北部为水汽辐合区,南部为水汽辐散区。高原降水呈现WRCT分布时,初夏高原水汽主要来自西太平洋,盛夏水汽主要来自阿拉伯海向东转向的水汽输送,该水汽输送由高原西南地区进入高原。在500 h Pa位势高度场上,初夏(盛夏)降水两种主要空间分布型的位势高度差异以经(纬)向差异为主,且影响高原降水异常分布的系统多为深厚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566 / 572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