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汛期降水异常空间分布及水汽配置

被引:8
作者
王传辉 [1 ,2 ]
周顺武 [1 ]
杨玮 [3 ]
贲海荣 [1 ]
丁锋 [4 ]
张宇 [5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2] 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3] 安徽省气候中心
[4] 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福建省永定县气象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初夏; 盛夏; 降水; 水汽输送; 环流特征;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30717008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青藏高原汛期(5—9月)降水具有南北反相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青藏高原67个台站1967—2008年逐月降水资料,分别讨论了汛期各月降水的主要空间分布型以及初夏(5—6月)和盛夏(7—8月)对应的水汽配置和环流异常。结果表明:初夏高原降水以南北反相型(North-South Reverse Type,NSRT)为主,全区一致型(Whole Region Consistent Type,WRCT)次之;盛夏高原降水以WRCT为主。高原降水呈现NSRT分布时,初夏水汽由高原南部输向北部,而盛夏高原北部为水汽辐合区,南部为水汽辐散区。高原降水呈现WRCT分布时,初夏高原水汽主要来自西太平洋,盛夏水汽主要来自阿拉伯海向东转向的水汽输送,该水汽输送由高原西南地区进入高原。在500 h Pa位势高度场上,初夏(盛夏)降水两种主要空间分布型的位势高度差异以经(纬)向差异为主,且影响高原降水异常分布的系统多为深厚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566 / 5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青藏高原夏季带状MCSs的分类以及形成原因 [J].
丁治英 ;
王小龙 ;
高松 ;
郭宏杰 ;
史永强 .
大气科学学报, 2013, 36 (06) :641-652
[2]   中国西南地区东部秋季干旱的环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沙天阳 ;
徐海明 ;
邹松佐 .
大气科学学报, 2013, 36 (05) :593-603
[3]   春季青藏高原热力异常与前冬大气环流的关系 [J].
王群 ;
周宏伟 ;
周璇 ;
徐良谋 ;
郭品文 ;
平海波 ;
盛也 .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 (03) :329-334
[4]   青藏高原汛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J].
周顺武 ;
王传辉 ;
杜军 ;
马振锋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6) :723-732
[5]   青藏高原南北降水变化差异研究 [J].
段克勤 ;
姚檀栋 ;
王宁练 ;
田立德 ;
徐柏青 .
冰川冻土, 2008, (05) :726-732
[6]   近44年来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J].
卢鹤立 ;
邵全琴 ;
刘纪远 ;
王军邦 ;
陈卓奇 .
地理学报, 2007, (09) :946-958
[7]   西藏高原降水变化趋势的气候分析 [J].
杜军 ;
马玉才 .
地理学报, 2004, (03) :375-382
[8]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J].
韦志刚 ;
黄荣辉 ;
董文杰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3, (02) :157-170
[9]   西藏高原汛期降水类型的研究 [J].
周顺武 ;
普布卓玛 ;
假拉 .
气象, 2000, (05) :39-43
[10]   青藏高原气温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 [J].
林振耀 ;
赵昕奕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5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