虉草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李萍萍 [1 ]
陈歆 [1 ]
付为国 [2 ]
吴沿友 [1 ]
吴春笃 [1 ]
机构
[1] 江苏大学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湿地; 光合作用; 虉草;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6.0219
中图分类号
Q945.79 [植物生理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镇江北固山湿地优势植物——虉草的光合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夏季晴天虉草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多云天虉草的Pn主要受光强制约,随光合有效辐射(PAR)变化而变化。经统计学验证,虉草的Pn与PAR、气孔导度(Gs)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细胞间隙CO2浓度(Ci)呈显著负相关。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了虉草的光响应曲线,得到光补偿点为38.572μmol·m-2·s-1,光饱和点为2087.5μmol·m-2·s-1。
引用
收藏
页码:1157 / 11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湿地植物生态过程理论及其应用[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何池全著, 2003
[2]   湿地松等3种树种的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岳春雷 ;
高智慧 ;
陈顺伟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 (03) :23-26
[3]   小兴安岭湿地植物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研究 [J].
王平 ;
何春光 ;
郎惠卿 ;
周道玮 .
湿地科学, 2003, (02) :98-104
[4]  
优良牧草及栽培技术[M]. 金盾出版社 , 苏加楷等编著, 2001
[5]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in estuarine waters: a field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 Adams,J.,Bate,G. Aquatic Botany . 1999
[6]   叶用莴苣温室栽培单株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 [J].
李萍萍 ;
胡永光 ;
赵玉国 ;
毛罕平 .
园艺学报, 2001, (03) :240-245
[7]  
Lessmann, Vaclav Bauer.Effect of climatic gradients on the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of four Phragmites australis populations. Jeannine M. Aquatic Botany . 2001
[8]   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的日进程 [J].
孙刚 ;
祝廷成 .
生物学杂志, 1999, (03) :25-27
[9]   松嫩平原不同旱地生境芦苇的光合特性研究 [J].
郭晓云 ;
杨允菲 ;
李建东 .
草业学报, 2003, (03) :16-21
[10]   不同混交模式防护林中湿地松的光合特性 [J].
谭芳林 ;
薛建辉 ;
张水松 ;
林武星 ;
傅忠华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