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与后地方共同体的构建

被引:25
作者
孙九霞
罗婧瑶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旅游发展; 后地方共同体; 身体在场; 文化认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中国传统乡村社区日益突破地域共同体形态,呈现出关系松散的"脱域"状态。然而,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民族社区却表现出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后地方共同体",即一种既强调地理联结又关注文化特性的多主体新型共同体。基于丽江古城社区的调查研究发现,后地方共同体的构建是旅游文化效能的结果。长期来看,旅游为居民、游客及"新丽江人"提供了保持地理联结的契机,并通过塑造文化认同,缔结了社会联结。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基于政府共信的民族旅游社区多元主体共生研究 [J].
唐仲霞 ;
马耀峰 ;
刘梦琳 ;
向程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8, (01) :114-119
[2]   流动、旅游与后现代——一个研究视角与一种精神转向 [J].
马凌 ;
孙九霞 ;
朱竑 .
人文地理, 2017, 32 (03) :146-151
[3]   中国乡村感性秩序崩解及其重构 [J].
李远行 ;
杨勇 ;
余聆溪 .
中国农村观察, 2016, (04) :32-39+95
[4]   流动中村落共同体何以维系——一个中缅边境村落的流动与互惠行为研究 [J].
卢成仁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1) :166-189+245
[5]   世俗的朝圣:西藏旅游体验研究 [J].
崔庆明 ;
徐红罡 ;
杨杨 .
旅游学刊, 2014, 29 (02) :110-117
[6]   旅游节事的“全球地域化” [J].
王晓敏 ;
戴光全 .
旅游学刊, 2013, 28 (06) :11-13
[7]   丽江大研古城文化变迁中的“虚无”与“实在”:以酒吧发展为例 [J].
孙九霞 ;
王心蕊 .
旅游学刊, 2012, 27 (09) :73-83
[8]   共同体的界定、内涵及其生成——共同体研究综述 [J].
张志旻 ;
赵世奎 ;
任之光 ;
杜全生 ;
韩智勇 ;
周延泽 ;
高瑞平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 (10) :14-20
[9]   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 [J].
毛丹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1) :1-33+243
[10]   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 [J].
项继权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8 (03)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