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人意义及其结构的研究维度——语言主观意义研究(一)

被引:23
作者
李洪儒 [1 ]
王晶 [2 ]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主观意义; 说话人意义; 主观化;
D O I
10.16362/j.cnki.cn61-1023/h.2011.05.011
中图分类号
H0 [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语言主观意义是语言学研究重视不够的现象,也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论题。本文主要解决主观意义与说话人意义之间的关系和说话人意义的结构。主观意义是说话人受某种目的驱使而对语言系统单位、单位之间关系和语言单位使用规则的有意偏离的结果,是说话人生活、存在的方式。概言之,主观意义就是说话人意义。说话人意义的结构由上述偏离类型和各种生活、存在方式建构而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主观化对句法限制的消解 [J].
刘正光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 43 (03) :335-349+479
[2]   从“意义用法论”到“基于用法的模型” [J].
王天翼 ;
王寅 .
外语教学, 2010, (06) :6-9+46
[3]   否定意义的主观性 [J].
惠秀梅 .
外语学刊, 2010, (06) :6-8
[4]   疑问句的目的意向——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九 [J].
李洪儒 .
外语教学, 2009, 30 (04) :25-28+53
[5]   试论语词层级上的说话人形象——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一 [J].
李洪儒 .
外语学刊, 2005, (05) :45-50
[6]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J].
沈家煊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04) :268-275+320
[7]  
Utterer’s Meaning, Sentence-Meaning, and Word-Meaning[J] . H. P. Grice.Foundations of Language . 196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