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模式对中国城市和半干旱地区气象要素的模拟检验和对比分析

被引:22
作者
董俊玲 [1 ]
韩志伟 [1 ,2 ]
张仁健 [1 ]
符淙斌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全球变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数值模拟; 对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5 [数值试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 v3.2)对2006年中国地区1、4、7、10月4个月(分别对应冬、春、夏、秋)近地层气象要素进行模拟。并利用通榆、榆中和上海站的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的模拟出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但是,各个季节的模拟效果并不相同。在半干旱的通榆和榆中两站,有关要素秋季的模拟最好,夏季较差。在上海站,夏秋两季比较差,冬春两季较好。对温度的模拟,上海站4个季节都偏低,通榆站夏季偏低,冬季偏高。对风速的模拟,通榆和榆中两站(通榆秋季除外)都偏低,上海站(夏季除外)都偏高。对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模拟,通榆站夏季感热通量偏大,潜热通量偏小,榆中站夏季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模拟值都偏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84 / 4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1] 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地气相互作用研究[D]. 涂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7
  • [12] A vegetated urban canopy model for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Lee, Sang-Hyun
    Park, Soon-Ung
    [J].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2008, 126 (01) : 73 - 102
  • [13] 1951~2004年中国北方干旱化的基本事实
    马柱国
    符淙斌
    [J]. 科学通报, 2006, (20) : 2429 - 2439
  • [14] 半干旱地区地气界面水汽和二氧化碳通量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
    刘辉志
    涂钢
    董文杰
    符淙斌
    石立庆
    [J]. 大气科学, 2006, (01) : 108 - 118
  • [15] 半干旱地区吉林通榆“干旱化和有序人类活动”长期观测实验
    刘辉志
    董文杰
    符淙斌
    石立庆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2) : 378 -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