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产权下农民的土地观念及形成机制——基于定县米村的个案考察

被引:7
作者
黄家亮 [1 ]
郑绍杰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集体产权; 土地观念; 语言混乱; 平均主义; “市场-产权”观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当下农民的土地观念呈现出"语言混乱"的复杂形态,它是平均主义观念与"市场-产权"观念这两套不同话语体系在同一时空场景下相互碰撞与拉扯、发生抵牾和矛盾的结果。"语言混乱"的观念结构有其深刻的制度性根源,平均主义观念来自于集体化时期,并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延续与再生产,"市场-产权"观念则是农地制度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必然结果。现有农地制度既维系着土地集体所有的底线框架,又构建了一系列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制度举措,具有内在张力的底线框架与制度举措在时下交汇并存,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度错位,由此型塑了具有内在张力的土地观念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9+7 +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地根政治.[D].郭亮.华中科技大学.2010, 11
[2]   “定县再调查”与农村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J].
黄家亮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5 (06) :51-58
[3]  
华北农民非正规就业的微观形态:基于河北定县两个村庄的考察.[J].黄家亮;汪永生;.中国乡村研究.2018, 01
[5]   新制度与旧格局:农村地权制度的实践逻辑——关于农村人地矛盾的一个解释框架 [J].
黄家亮 ;
郑绍杰 .
学术研究, 2018, (04) :52-58
[6]   诉苦、斗争和阶级划分:革命走入乡村实证研究——以湖南省土地改革运动为中心的考察 [J].
陈益元 .
史林, 2016, (04) :147-156+221
[7]   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空间与界限——“赋权—限权”下行动互构的视角 [J].
吴毅 ;
陈颀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5) :36-62+243
[8]   阶级、集体、社区:国家对乡村的社会整合 [J].
徐勇 .
社会科学战线, 2012, (02) :169-179
[9]   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 [J].
冯仕政 .
开放时代, 2011, (01) :73-97
[10]   农村土地的政治学 [J].
贺雪峰 .
学习与探索, 2010, (02) :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