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流体动力学过程及其砂岩型铀矿化

被引:21
作者
薛春纪 [1 ]
薛伟 [1 ]
康明 [2 ]
涂其军 [3 ]
杨友运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3] 新疆地质调查院
[4] 西安石油大学资源工程系
关键词
流体动力学; 盆地流体; 砂岩型铀矿化;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14 [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近年来砂岩型铀矿勘查进展明显。盆地形成演化中的流体动力学及其铀矿化是能源矿产勘查的基础依据,因而备受关注。运用Basin2TM软件数值模拟了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过程中流体的温度场、压力场、流动方向、流动速率和地热梯度等。伴随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沉积体内流体温度和压力不断增高,流动逐步定向,速率逐渐增大,早白垩世盆地流体的温度达250℃,压力至(700~800)×101.33kPa,地热梯度38.3℃/km,并从盆地中西部沉降中心沿东部斜坡向盆地东部边缘大规模长距离渗出流动,它是砂岩型铀矿化主体在盆地边部形成的重要机制。盆地流体在砂岩中发生铀矿化时,伴随大量方解石蚀变矿物的形成,其δ13CV-PDB变化于-2.7‰-14.0‰,δ18OV-SMOW介于18.4‰20.0‰,反映铀矿化盆地流体中CO32-类或CO2主要是沉积有机质脱羟基产物,少部分为海相碳酸盐岩溶解产物,盆地流体中碳酸铀酰是铀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铀矿化低温蚀变成因高岭石的δ18OV-SMOW介于12.6‰13.7‰,流体包裹体的δDV-SMOW变化于-116‰-133‰,H、O同位素组成指示盆地流体是经中生界沉积演化的大气降水,具有沉积建造水的性质。环盆地边部是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找矿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成岩作用研究[J]. 樊爱萍,柳益群,杨仁超,冯乔,张复新,韩作振.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1)
[2]   东胜砂岩型铀矿床中烃类流体与成矿关系研究 [J].
彭云彪 ;
陈安平 ;
方锡珩 ;
欧光习 ;
解启来 .
地球化学, 2007, (03) :267-274
[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含铀砂岩岩石学特征研究 [J].
田成 ;
贾立城 ;
李松 ;
张子敏 .
铀矿地质, 2007, (02) :71-76
[4]   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年代学及成矿铀源研究 [J].
刘汉彬 ;
夏毓亮 ;
田时丰 .
铀矿地质, 2007, (01) :23-29
[5]   鄂尔多斯盆地店头地区砂岩型铀矿成因初步探讨 [J].
邢秀娟 ;
柳益群 ;
樊爱萍 .
中国地质, 2006, (03) :591-597
[6]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深部流体活动及其对奥陶系天然气形成的热作用 [J].
万丛礼 ;
周瑶琪 ;
陈勇 ;
王建伟 .
地学前缘, 2006, (03) :122-128
[7]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与多种矿产的耦合成矿特征 [J].
陈刚 ;
李向平 ;
周立发 ;
李书恒 ;
李向东 ;
章辉若 .
地学前缘, 2005, (04) :535-541
[8]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多种能源矿产分布 [J].
邓军 ;
王庆飞 ;
高帮飞 ;
黄定华 ;
杨立强 ;
徐浩 ;
周应华 .
现代地质, 2005, (04) :538-545
[9]   盆地流体与铀成矿作用 [J].
李胜祥 ;
欧光习 ;
蔡煜琦 ;
陈戴生 ;
蔡根庆 ;
韩效忠 .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05, (01) :24-30
[10]   东胜砂岩型铀矿床低温热液流体的证据及意义 [J].
肖新建 ;
李子颖 ;
方锡珩 ;
欧光习 ;
孙晔 ;
陈安平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4, (04) :3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