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型操纵市场行为执法标准研究

被引:19
作者
缪因知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信息型操纵; 操纵市场; 利用信息优势;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 证券欺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87 [证券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信息型操纵是目前证券执法的一大热点,但其学理尚不成熟。结合当前执法实践,可将其分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型和利用信息优势型两个基本类型。根据上市公司信息发布和关联主体配合买卖的模式,后者又可分为三个亚类。认定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型操纵的关键,是行为人具有能够影响市场的特定身份。认定利用信息优势型操纵的关键是以直接或间接证据认定操纵故意。除了操纵计划书、当事人口供等直接证据外,用间接证据认定不正当信息发布行为时,应能证明信息发布过程的草率性、发布时点的反常性和发布内容的草率性。认定不正当信息发布和外部事件之间配合关系的间接证据应当能证明二者在时间轴上具有关联性、对应性,以及配合结果可能产生特定的操纵作用力。上市公司是不正当信息发布的行为人,其责任不应当低于实际控制人,其责任应当高于外部配合交易者或市值管理方案提出人。执法部门应积极主动地指明其构成要件,在保持各自立场一致时,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部门亦应协调法律适用标准。上市公司强化信息披露治理,能有效减少信息型操纵发生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7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证券虚假信息规制的原理反思与实证评价 [J].
缪因知 .
北方法学, 2018, 12 (04) :68-78
[2]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的本质与认定 [J].
刘宪权 ;
林雨佳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8, 26 (04) :110-122+175
[3]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违法行为的监管实践与制度完善[J]. 张园园,罗培新.证券法苑. 2017(04)
[4]  
题材股投机炒作的成因与监管逻辑[J]. 卢文道,陈亦聪.证券法苑. 2017(04)
[5]  
试论信息型操纵的违法性及防控对策[J]. 高海涛.证券法苑. 2017(04)
[6]  
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监管执法问题实证研究——以中国证监会2015~2017年三季度行政处罚决定书为视角[J]. 范林波.证券法苑. 2017(04)
[7]  
信息型市场操纵的内涵与外延——基于行政和刑事案件的实证研究[J]. 徐瑶.证券法苑. 2017(03)
[8]   刑法与商法关系的理论思辨和体系构造——基于立体刑法学的视角 [J].
夏小雄 ;
赵希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5) :76-82
[9]   证券市场信息型操纵认定难点及监管对策研究 [J].
陈晨 .
证券市场导报, 2017, (08) :63-71
[10]  
徐翔操纵市场案中的法律与证据问题探微[J]. 夏中宝.证券法苑.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