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西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25
作者
白淑英 [1 ,2 ]
史建桥 [1 ,3 ]
沈渭寿 [2 ]
高吉喜 [2 ]
张学成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2]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3] 部队分队
关键词
西藏高原; 积雪; 时空变化; 气候因子; 遥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7 [大气遥感]; P426.635 [];
学科分类号
1404 ; 0706 ; 070601 ;
摘要
积雪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其变化对地球能量和辐射平衡以及水分循环产生深刻的影响。研究积雪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气候变化区域响应的最好实证。利用2000年3月2011年2月共11a的MODIS雪盖产品数据、1979~2010年逐日雪深被动微波遥感数据、DEM数据以及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及地统计分析功能,系统分析西藏高原雪深、雪盖和雪线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雪深的分布形成了四周山地积雪深度大,中部腹地雪深小的空间格局。1979~1999年平均雪深呈极显著增加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26cm/10a,1999~2010年则呈下降趋势。逐像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年积雪深度呈增加趋势的像元数占全区像元总数的76.9%,有减少趋势的仅占23.1%;雪盖面积变化总体呈缓慢波动减少趋势,线性倾向率为-3.89万km2/10a;7、8月在中东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昆仑山等山脉一带以及高原腹地局部地区仍存在大面积常年积雪;雪线年平均呈微弱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6.54m/10a,各季节平均雪线中,秋季雪线的变化对年平均贡献最大;雪线空间分布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步升高的态势。积雪参数与气候因素的相关分析表明,雪深春秋季主要受风速和日照时数影响,夏冬季则分别是降水量和风速;气温是影响四季积雪覆盖面积的主导因素,春秋季雪线与气温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54 / 9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环境小卫星数据的冰川区积雪面积变化及其与温度响应关系研究 [J].
李光辉 ;
习晓环 ;
岳彩荣 ;
郑照军 ;
王成 ;
王方建 .
冰川冻土, 2013, (03) :630-635
[2]   玉龙雪山现代季风温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杜建括 ;
辛惠娟 ;
何元庆 ;
牛贺文 ;
蒲焘 ;
曹伟宏 ;
张涛 .
地理科学, 2013, 33 (07) :890-896
[3]   基于MODIS数据的我国天山典型区积雪特征研究 [J].
张文博 ;
肖鹏峰 ;
冯学智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2, 27 (05) :746-753
[4]   中国地区地面观测积雪深度和遥感雪深资料的对比分析 [J].
李小兰 ;
张飞民 ;
王澄海 .
冰川冻土, 2012, (04) :755-764
[5]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关键区视热源特征与中国西南春旱的联系 [J].
过霁冰 ;
徐祥德 ;
施晓晖 ;
徐杰 .
高原气象 , 2012, (04) :900-909
[6]   博斯腾湖流域积雪变化及影响因素 [J].
白淑英 ;
王莉 ;
赵巧华 ;
巴雅尔 ;
徐永明 ;
孙德勇 .
湖泊科学, 2012, 24 (03) :487-493
[7]   东北—内蒙古地区基于MODIS单、双卫星积雪数据及常规积雪观测结合的积雪日数研究 [J].
刘俊峰 ;
陈仁升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1, (04) :450-456
[8]   基于MODIS数据的玛纳斯河山区雪盖时空分布分析 [J].
林金堂 ;
冯学智 ;
肖鹏峰 ;
李晖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1, (04) :469-475
[9]   青藏高原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差异性研究 [J].
李林 ;
陈晓光 ;
王振宇 ;
徐维新 ;
唐红玉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 (03) :181-186
[10]   青藏高原冬春雪深分布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J].
丁锋 ;
孙照渤 ;
刘敬乐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6) :78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