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地面观测积雪深度和遥感雪深资料的对比分析

被引:52
作者
李小兰
张飞民
王澄海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积雪; 时空特征; 资料比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5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比较了气象台站观测和卫星遥感(SMMR、SSM/I、AMSR-E)的积雪深度两种资料在空间分布、年际变化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之间关系的异同性.结果表明:两种资料在积雪稳定区的分布比较一致,积雪深度的大值区位于东北地区、新疆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对于季节性积雪区且积雪深度不大的区域而言,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在江淮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台站观测的积雪深度大于遥感得到的积雪深度;平均而言,两种资料获得的积雪深度在各地区基本一致.在新疆北部和高原南部,二种资料的年际变化存在着差异,在新疆北部,台站观测大于遥感得到的积雪深度,而在高原东南部遥感大于台站观测积雪.近30a来,两种资料获得的积雪深度在新疆北部和青藏高原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新疆北部为增加趋势,青藏高原有减少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北地区,近30a来两种类型资料的年际变化趋势呈相反变化.两种资料在新疆北部的相关最强;东北、青藏高原其次;而高原东南部最差,在使用时应加注意.青藏高原地区的两种积雪资料与中国夏季降水的相关"信号"基本一致.青藏高原地区积雪与东北西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之间的相关最为显著.资料间的差异性并不影响高原地区积雪对中国夏季降水"信号"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55 / 7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1957—2009年中国台站观测的关键积雪参数时空变化特征 [J].
马丽娟 ;
秦大河 .
冰川冻土, 2012, (01) :1-11
[2]   1970—2000年中国降雪量变化和区域性分布特征 [J].
徐兴奎 .
冰川冻土, 2011, 33 (03) :497-503
[3]   中国西部积雪日数类型划分及与卫星遥感结果的比较 [J].
何丽烨 ;
李栋梁 .
冰川冻土, 2011, (02) :237-245
[4]   青藏高原积雪、冻土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研究 [J].
高荣 ;
钟海玲 ;
董文杰 ;
韦志刚 .
冰川冻土, 2011, 33 (02) :254-260
[5]   青藏高原积雪和季节冻融层的突变特征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J].
高荣 ;
钟海玲 ;
董文杰 ;
韦志刚 .
冰川冻土, 2010, (03) :469-474
[6]   40余年来中国地区季节性积雪的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 [J].
王澄海 ;
王芝兰 ;
崔洋 .
冰川冻土, 2009, (02) :301-310
[7]   卫星遥感藏北积雪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 [J].
张佳华 ;
吴杨 ;
姚凤梅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4) :1013-1021
[8]   利用被动微波遥感数据反演我国积雪深度及其精度评价 [J].
车涛 ;
李新 ;
不详 .
遥感技术与应用 , 2004, (05) :301-306
[9]   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和雪水当量的被动微波遥感反演 [J].
车涛 ;
李新 ;
高峰 .
冰川冻土, 2004, (03) :363-368
[10]   青藏高原地面站积雪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J].
韦志刚 ;
黄荣辉 ;
陈文 ;
董文杰 .
大气科学, 2002, (04) :496-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