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罗非鱼肠道中产酶菌株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杨吉霞
张昕
蔡俊鹏
王澍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肠道好氧菌; 肠道厌氧菌; 胞外酶;
D O I
10.15928/j.1674-3075.2005.03.005
中图分类号
S917.1 [水产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尼罗罗非鱼肠道中分离出41株好氧菌和6株厌氧菌。好氧菌中31株为革兰氏阴性菌,10株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中,革兰氏阳性菌5株,革兰氏阴性菌1株。41株好氧菌中有31.7%的菌株能分泌蛋白酶(13株菌);有39.0%的菌株能分泌脂肪酶(16株菌);有17.1%的菌株能产淀粉酶(7株菌),有36.6%的菌株能产纤维素酶(15株菌)。其中,产3种酶的有7株菌,产2种酶的有9株菌,产1种酶的有12株菌,不产酶的有13株菌。好氧菌在尼罗罗非鱼消化食饵过程所起的作用大;6株厌氧菌中仅有1株菌能产脂肪酶和纤维素酶,对尼罗罗非鱼消化食饵所起作用相对不大。优化罗非鱼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很有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2+18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产低温纤维素酶海洋嗜冷菌的筛选及研究附视频 [J].
王玢 ;
汪天虹 ;
张刚 ;
刘世利 ;
肖天 .
海洋科学, 2003, (05) :42-45
[2]   广东罗非鱼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 [J].
叶富良 .
科学养鱼, 2003, (05) :4-5
[3]   关于我国罗非鱼产业化发展的探讨 [J].
邸刚 .
中国渔业经济, 2002, (04) :17-18
[4]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J].
王刚 .
水产科学, 2002, (03) :34-36
[6]   霉菌酸性蛋白酶高产突变菌株9169的选育 [J].
李乃强 ;
潘军华 ;
张星元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1, (05) :493-496
[7]   用改良MRS培养基检测啤酒中乳酸菌的方法 [J].
张颖 ;
张萍 .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104-106
[8]   健康草鱼肠道气单胞菌季节变化及胞外酶调查 [J].
曾勇 ;
袁明雄 .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02) :80-82
[9]   一种简易有效的厌氧菌培养装置 [J].
程立忠,沙涛,丁骅孙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49-51
[10]   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酶性质 [J].
乔红群 ;
徐虹 ;
付闪雷 ;
欧阳平凯 .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1)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