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高校职务成果转化的权利配置及启示

被引:6
作者
魏琼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
关键词
职务成果; 专利转化; 权利配置; 特别立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美日两国高校职务成果转化的权利配置,兼采普通法与特别法配套的外在形式,以激励创新为内在原则;以约定配置为主,以"雇员优先"的法定配置为补充配置职务成果转化前所涉权利,平衡保护双方利益;注重发明人职务成果转化收益奖酬权的现实性,并授予高校对受财政资助职务成果的自主支配权。对高校受财政资助职务成果转化,美国授予政府主管机构法定的介入权,日本未授予政府主管机构介入权,而是结合其国情赋予高校独立行政法人的主体地位,并授予职务成果转化前的选择权及对转化收益的自主支配权,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给予资金和人力支持。借鉴美日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国情,中国要完善高校职务成果权利配置的规则,宜兼采普通法与特别法相互配套的立法形式,吸收"职务成果混合所有"改革采用的约定配置方式,注重保障发明人获得职务成果转化收益之奖酬权的现实性,赋予高校独立的法律地位,设立并资助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美国《拜杜法案》介入权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陈迎新 ;
李施奇 ;
周玥 .
中国科技论坛, 2017, (07) :169-175
[12]   职务发明奖酬司法实证研究 [J].
刘强 ;
陈卉 .
科技与法律, 2017, (03) :25-38
[13]   职务发明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外比较研究 [J].
贾佳 ;
赵兰香 ;
万劲波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 (07) :3-10
[14]   中国版“拜杜法案”的失灵与高校知识产权转化的出路 [J].
何炼红 ;
陈吉灿 .
知识产权, 2013, (03) :84-88
[15]   从法律视角看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法人化”批判 [J].
方流芳 .
比较法研究, 2007, (03)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