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长江口床沙质与冲泻质划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元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青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程江
黄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经
机构
: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
泥沙研究
|
2004年
/ 01期
关键词
:
长江口;
泥沙;
颗粒特性;
床沙质;
冲泻质;
临界粒径;
D O I
:
10.16239/j.cnki.0468-155x.2004.01.007
中图分类号
:
TV142 [泥沙运动];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作者采用拐点法、最大曲率法和从床沙质与冲泻质的造床性质区分的方法 ,利用 2 0 0 1年 7月份长江口的采样资料 ,对长江口的床沙质和冲泻质进行了初步划分 ,并且对比了几种方法的划分结果 ,得出拐点法的临界值为 1 0 4~ 1 0 9μm ,平均值为 2 41 μm ,标准偏差为 0 76,在悬沙级配曲线中小于该粒径的百分含量为1 6 4%~ 42 6% ,平均为 2 4 8% ;最大曲率法的临界粒径范围在 1 65~ 4 3 4μm之间 ,平均值为 1 2 5 μm ,标准偏差为 0 1 9,在悬沙级配曲线中小于该粒径的百分含量为 8 6%~ 1 6 8% ,平均为 1 1 4% ;从床沙质与冲泻质的造床性质区分结果为 1 65~ 2 4μm ,在悬沙级配曲线中小于该粒径组的百分含量约为 2 0 4%。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长江河口浮泥形成机理及变化过程
李九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李九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青
徐海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徐海根
[J].
海洋与湖沼,
2001,
(03)
: 302
-
310
[2]
水流的冲泻质输沙机理研究Ⅰ:理论分析[J]. 钟德钰,王士强,王光谦.水利学报. 2000(11)
[3]
水流的冲泻质输沙机理研究Ⅱ:实验研究及验证[J]. 钟德钰,王士强,王光谦.水利学报. 2000(11)
[4]
床沙质与冲泻质的划分
郭庆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郭庆彤
易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易越
张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帜
[J].
东北水利水电,
1999,
(09)
: 28
-
30+48
[5]
河流冲泻质挟沙力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德钰
王士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
王士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光谦
[J].
泥沙研究,
1998,
(03)
: 36
-
42
[6]
河流泥沙级配函数表达式及其检验
熊治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熊治平
[J].
泥沙研究,
1992,
(02)
: 76
-
83
[7]
泥沙级配曲线函数关系式及床沙质与冲泻质分界粒径的确定
熊治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熊治平
[J].
泥沙研究,
1985,
(02)
: 88
-
94
[8]
实验曲线函数关系式的确定
谢葆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流力学及治河工程教研室
谢葆玲
[J].
泥沙研究,
1983,
(02)
: 64
-
66
[9]
泥沙运动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钱宁, 2003
[10]
长江河口动力过程和地貌演变[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吉余等著, 1988
←
1
2
→
共 11 条
[1]
长江河口浮泥形成机理及变化过程
李九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李九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青
徐海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徐海根
[J].
海洋与湖沼,
2001,
(03)
: 302
-
310
[2]
水流的冲泻质输沙机理研究Ⅰ:理论分析[J]. 钟德钰,王士强,王光谦.水利学报. 2000(11)
[3]
水流的冲泻质输沙机理研究Ⅱ:实验研究及验证[J]. 钟德钰,王士强,王光谦.水利学报. 2000(11)
[4]
床沙质与冲泻质的划分
郭庆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郭庆彤
易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易越
张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帜
[J].
东北水利水电,
1999,
(09)
: 28
-
30+48
[5]
河流冲泻质挟沙力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德钰
王士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
王士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光谦
[J].
泥沙研究,
1998,
(03)
: 36
-
42
[6]
河流泥沙级配函数表达式及其检验
熊治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熊治平
[J].
泥沙研究,
1992,
(02)
: 76
-
83
[7]
泥沙级配曲线函数关系式及床沙质与冲泻质分界粒径的确定
熊治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熊治平
[J].
泥沙研究,
1985,
(02)
: 88
-
94
[8]
实验曲线函数关系式的确定
谢葆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流力学及治河工程教研室
谢葆玲
[J].
泥沙研究,
1983,
(02)
: 64
-
66
[9]
泥沙运动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钱宁, 2003
[10]
长江河口动力过程和地貌演变[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吉余等著, 1988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