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坳陷青龙台辉绿岩的Ar-Ar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作用完成时间的限制

被引:7
作者
李军 [1 ,2 ]
吴昌志 [3 ]
王震宇 [3 ]
陈振岩 [2 ]
杨光达 [2 ]
汤晓茜 [3 ]
李值六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4]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塔里木项目部
关键词
岩石圈减薄; 辉绿岩; 地球化学; 辽河坳陷; 华北克拉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辽河坳陷青龙台辉绿岩全岩Ar-Ar同位素定年所获得的坪年龄为(35.5±0.7)Ma,与正反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均相吻合,表明该辉绿岩侵位于新生代古近纪的沙河街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青龙台辉绿岩贫硅,富碱、钛,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略具Eu正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Sr、Ba等)和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等),显示与洋岛玄武岩(OIB)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区域资料显示,华北克拉通东部晚白垩世-古近纪均以拉斑质玄武岩的喷发为主,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相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新近纪以来则以碱性玄武岩的喷发为主,为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相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青龙台辉绿岩具较高的LaCN/YbCN、Ce/Y值和较明显的Sr、Ba、Eu异常,应是尖晶石-石榴子石过渡相的二辉橄榄岩经较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因此,青龙台辉绿岩的形成时间可代表华北东部岩石圈由减薄至增厚的转折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842 / 8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华北东部大陆地幔橄榄岩组成、年龄与岩石圈减薄 [J].
郑建平 ;
余淳梅 ;
路凤香 ;
张志海 ;
汤华云 .
地学前缘, 2007, (02) :87-97
[2]   华北东部橄榄岩与岩石圈减薄中的地幔伸展和侵蚀置换作用 [J].
郑建平 ;
路凤香 ;
W L GRIFFIN ;
余淳梅 ;
张瑞生 ;
袁晓萍 ;
吴秀玲 .
地学前缘, 2006, (02) :76-85
[3]   关于华北克拉通燕山期岩石圈减薄的机制与过程的讨论:是拆沉,还是热侵蚀和化学交代? [J].
邓晋福 ;
苏尚国 ;
刘翠 ;
赵国春 ;
赵兴国 ;
周肃 ;
吴宗絮 .
地学前缘, 2006, (02) :105-119
[4]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高Mg闪长岩——对岩石圈减薄机制的制约 [J].
许文良 ;
杨承海 ;
杨德彬 ;
裴福萍 ;
王清海 ;
纪伟强 .
地学前缘, 2006, (02) :120-129
[5]  
Transition from platemargin to intraplat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of basalts in Paleogene Liaohe basin, northeastern China[J]. WU Changzhi1, GU Lianxing1, REN Zuowei1,2, ZHANG Zunzhong1, CHEN Zhenyan2 & ZHAO Mi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ineral Deposit Research (Nanji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2.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Liaohe Oilfield Branch Company, PetroChina, Panjin 124010,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
[6]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过程与机制:中生代火成岩和深源捕虏体证据 [J].
许文良 ;
王清海 ;
王冬艳 ;
裴福萍 ;
高山 .
地学前缘, 2004, (03) :309-317
[7]   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关键时限 [J].
翟明国 ;
朱日祥 ;
刘建明 ;
孟庆任 ;
侯泉林 ;
胡圣标 ;
李忠 ;
张宏福 ;
刘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913-920
[8]   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J].
吴福元 ;
葛文春 ;
孙德有 ;
郭春丽 .
地学前缘, 2003, (03) :51-60
[9]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山岩油藏类型及成藏条件研究 [J].
邱隆伟 ;
姜在兴 ;
熊志东 ;
李晓红 ;
刘丰忠 ;
贾玉芝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4) :390-394
[10]   鲁东晚白垩世玄武岩中的幔源捕虏体: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时间制约的新证据 [J].
闫峻 ;
陈江峰 ;
谢智 ;
周泰禧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4) :1570-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