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运筹对四川丘陵旱地带状种植小麦碳素同化、运转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樊高琼 [1 ]
吴中伟 [1 ]
郑亭 [1 ]
王秀芳 [1 ]
张祝萍 [1 ]
谭春荐 [1 ]
郭翔 [2 ]
杨文钰 [1 ]
机构
[1] 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
[2] 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
关键词
氮肥运筹; 套作小麦; 叶绿素含量;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碳同化; 丘陵区;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2.03.053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四川丘陵旱地氮肥运筹对带状种植小麦碳素同化、运转和产量的影响,以川麦42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方式对带状种植小麦植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同化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有效提高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促进花后NSC的累积,提高其对籽粒NSC的贡献率,但是过量施氮不利于茎鞘中可溶性糖(WSC)向籽粒的转运,同时花后NSC积累量及其对籽粒NSC的贡献率降低,不利于籽粒中NSC的累积;氮肥分次施用能显著提高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促进花后NSC的累积,提高花后NSC对籽粒NSC的贡献率,尤以拔节期追施效果最佳。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135~180kg/hm2、施氮方式为底肥∶拔节肥=7∶3时,小麦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较高,并能维持较长的高值持续期,花后NSC积累量增加,且其对籽粒NSC的贡献率提高,籽粒中NSC积累量增加,产量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旱稻297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生产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 [J].
魏凤桐 ;
陶洪斌 ;
王璞 .
作物学报, 2010, 36 (12) :2135-2142
[2]   西南旱地套作小麦带式机播技术组装与示范效果 [J].
汤永禄 ;
李朝苏 ;
余秀芳 ;
莫太相 ;
舒泽刚 .
耕作与栽培, 2010, (04) :60-61
[3]   磷肥对紫花苜蓿再生过程中根茬组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影响 [J].
姜慧新 ;
沈益新 ;
翟桂玉 ;
刘信宝 ;
原培勋 .
草业学报, 2009, 18 (03) :136-141
[4]   不同带宽对套作小麦产量及边际效应的影响 [J].
樊高琼 ;
杨文钰 ;
任万军 ;
郑亭 ;
雍太文 ;
王小春 ;
陈明祥 ;
白文进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 (02) :133-136
[5]   施氮量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产物积累、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J].
马冬云 ;
郭天财 ;
王晨阳 ;
朱云集 ;
宋晓 ;
王永华 ;
岳艳军 .
作物学报, 2008, (06) :1027-1033
[6]   施氮水平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花后碳氮同化和转运的影响 [J].
杨铁钢 ;
戴廷波 ;
曹卫星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2) :6-10
[7]   施氮对杂交小麦不同器官氮素积累与转运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 [J].
赵万春 ;
董剑 ;
高翔 ;
张改生 .
作物学报, 2007, (01) :57-62
[8]   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J].
石玉 ;
于振文 ;
王东 ;
李延奇 ;
王雪 .
作物学报, 2006, (12) :1860-1866
[9]   氮肥运筹对小麦碳素同化、运转和产量的影响 [J].
蒋家慧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3) :69-72
[10]   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生育后期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比较研究 [J].
赵会杰 ;
邹琦 ;
张秀英 .
作物学报, 2003, (05) :676-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