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伸展构造研究的几个问题及其在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78
作者
王涛 [1 ]
郑亚东 [2 ]
张进江 [2 ]
王新社 [1 ]
曾令森 [1 ]
童英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剪切作用类型; 地壳减薄机制; 时限; 华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总结了华北克拉通及周边以变质核杂岩和穹隆为代表的伸展构造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及其在华北克拉通破坏和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意义。以变质核杂岩和穹隆为窗口,开展推覆向伸展的转化机制、区域性伸展运动学特征、剪切应变类型、伸展构造发育的时间和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增厚地壳向伸展减薄转化的起因和过程,确定减薄的区域运动学方式及时限,查明伸展构造变形对地壳及岩石圈减薄的贡献。这方面的研究将提升华北伸展构造研究的水平,有助于查明岩石圈减薄的地壳响应,为探讨华北克拉通破坏和减薄的时限、机制、模式及深部动力学问题提供直接的构造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54 / 116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5 条
  • [1] 最大有效力矩准则及相关地质构造
    郑亚东
    王涛
    王新社
    [J]. 地学前缘, 2007, (04) : 49 - 60
  • [2] 最大有效力矩准则的理论与实践
    郑亚东
    王涛
    王新社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 145 - 156
  • [3] 内蒙赤峰南部楼子店拆离断层系绿泥石化带的形成时代
    王新社
    郑亚东
    刘玉琳
    Ritts Bradley
    Friedman Scott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07) : 902 - 906
  • [4] 华北东部中生代晚期—新生代软流圈上涌与岩石圈减薄
    路凤香
    郑建平
    邵济安
    张瑞生
    陈美华
    余淳梅
    [J]. 地学前缘, 2006, (02) : 86 - 92
  • [5] 关于华北克拉通燕山期岩石圈减薄的机制与过程的讨论:是拆沉,还是热侵蚀和化学交代?
    邓晋福
    苏尚国
    刘翠
    赵国春
    赵兴国
    周肃
    吴宗絮
    [J]. 地学前缘, 2006, (02) : 105 - 119
  • [6] 中生代华北岩石圈地幔高度化学不均一性与大陆岩石圈转型
    周新华
    张宏福
    [J]. 地球科学, 2006, (01) : 8 - 13
  • [7] 华北晚中生代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对岩石圈减薄机制的约束
    刘俊来
    关会梅
    纪沫
    胡玲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01) : 21 - 26
  • [8]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韧性变形作用的40Ar/39Ar年代学约束
    王新社
    郑亚东
    [J]. 地质论评, 2005, (05) : 96 - 104
  • [9] 辽东半岛煌斑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开始时间的制约
    姜耀辉
    蒋少涌
    赵葵东
    倪培
    凌洪飞
    刘敦一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5, (19) : 115 - 122
  • [10] 太行山和华北其它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浆成因和地球动力学意义
    陈斌
    田伟
    翟明国
    荒川洋二
    [J]. 岩石学报, 2005, (01) : 15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