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柑橘园不同耕作方式的水土流失研究
被引:12
作者:
江才伦
彭良志
曹立
淳长品
凌丽俐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紫色土;
柑橘园;
耕作方式;
土壤地表径流;
泥沙流失量;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1.04.015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重庆忠县坡度为11°的紫色土柑橘园,设中耕、覆盖、生草和清耕4种处理,用自动雨量记录仪记录降雨过程及降雨量,通过径流小区集水池测量不同耕作方式的地表径流量,取水样测定和统计地表径流中泥沙含量和流失量。结果表明:4种处理的地表径流量为清耕>生草>覆盖>中耕,相互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清耕年地表径流量分别比生草、覆盖和中耕高8.88%,10.79%和22.51%;处理间的地表径流水中的泥沙含量差异极显著,生草的泥沙含量分别比覆盖、清耕和中耕的低11.43%,38.00%和60.00%;不同耕作方式间的年泥沙流失量差异极显著,生草的泥沙流失量分别比覆盖、清耕和中耕的低10.84%,46.40%和58.99%。生草栽培可显著减少三峡库区坡地紫色土柑橘园的水土流失。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35
+35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