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柑橘园不同耕作方式的水土流失研究

被引:12
作者
江才伦
彭良志
曹立
淳长品
凌丽俐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紫色土; 柑橘园; 耕作方式; 土壤地表径流; 泥沙流失量;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1.04.015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重庆忠县坡度为11°的紫色土柑橘园,设中耕、覆盖、生草和清耕4种处理,用自动雨量记录仪记录降雨过程及降雨量,通过径流小区集水池测量不同耕作方式的地表径流量,取水样测定和统计地表径流中泥沙含量和流失量。结果表明:4种处理的地表径流量为清耕>生草>覆盖>中耕,相互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清耕年地表径流量分别比生草、覆盖和中耕高8.88%,10.79%和22.51%;处理间的地表径流水中的泥沙含量差异极显著,生草的泥沙含量分别比覆盖、清耕和中耕的低11.43%,38.00%和60.00%;不同耕作方式间的年泥沙流失量差异极显著,生草的泥沙流失量分别比覆盖、清耕和中耕的低10.84%,46.40%和58.99%。生草栽培可显著减少三峡库区坡地紫色土柑橘园的水土流失。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35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喀斯特洼地不同森林类型的坡面径流和土壤流失动态 [J].
张喜 ;
连宾 ;
尹洁 ;
吴永波 ;
崔迎春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07) :3843-3847
[2]   重庆市缙云山不同林分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J].
申彦科 ;
王玉杰 ;
齐娜 ;
杨小梅 ;
李耀明 ;
成晨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5) :80-84
[3]   降雨强度对紫色土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J].
罗春燕 ;
涂仕华 ;
庞良玉 ;
黄晶晶 ;
林超文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4) :24-27
[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J].
杨泽贵 ;
陈婷 ;
林立金 ;
朱雪梅 .
人民长江, 2009, 40 (11) :68-69+97
[5]   不同植被类型对降雨径流和泥沙的影响 [J].
伍斌 .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8, 20 (04) :19-21
[6]   前期含水量对坡面降雨产流和土壤化学物质流失影响研究 [J].
孔刚 ;
王全九 ;
樊军 ;
陈建刚 .
土壤通报, 2008, (06) :1395-1399
[7]   不同耕作方式和雨强对紫色土坡耕地降雨有效性的影响 [J].
林超文 ;
庞良玉 ;
陈一兵 ;
涂仕华 ;
李浩 .
生态环境, 2008, (03) :1257-1261
[8]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红壤坡地雨水产流与结构拟合 [J].
谢小立 ;
吕焕哲 .
生态环境, 2008, (03) :1250-1256
[9]   不同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李香云 ;
王玉杰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2) :83-86
[10]   重庆四面山植被类型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J].
祁生林 ;
张洪江 ;
何凡 ;
程金花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4) :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