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东寒武系白云岩成因及储集层演化特征

被引:45
作者
马锋 [1 ]
许怀先 [1 ]
顾家裕 [1 ]
邵龙义 [2 ]
邬光辉 [1 ]
刘永福 [3 ]
朱长见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系
[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系; 白云岩; 成因; 白云石化模式; 白云石化环境; 储集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寒武系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白云岩成因及白云石化模式,揭示白云岩储集层演化特征及有利储集层发育机制。寒武系白云岩主要发育于上寒武统突尔沙克塔格组,主要分布在塔东西部的台地边缘带和东部的中缓坡。碳、氧、锶同位素分析和微量元素测试、流体包裹体测温等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泥晶—粉晶白云岩与细晶—粗晶白云岩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超盐度、埋藏和高温热液3种白云石化环境,经历了渗透回流白云石化、埋藏白云石化和高温热液白云石化3种白云石化模式的叠加作用。研究区有利于优质储集层形成的白云石化作用叠加方式主要有准同生期渗透回流白云石化+埋藏白云石化、渗透回流白云石化+高温热液白云石化、埋藏白云石化+高温热液白云石化;不利的白云石化作用有单一白云石化和渗透回流白云石化+埋藏白云石化+高温热液白云石化。图14表3参39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塔里木盆地古城4井区上寒武统—奥陶系储集层特征 [J].
朱长见 ;
肖中尧 ;
张宝民 ;
金英爱 ;
桑洪 ;
刘永福 ;
党青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2) :175-181
[2]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油气勘探前景 [J].
郑和荣 ;
吴茂炳 ;
邬兴威 ;
张涛 ;
刘春燕 .
石油学报, 2007, (02) :1-8
[3]   白云石化作用及白云岩问题研究述评 [J].
汤朝阳 ;
王敏 ;
姚华舟 ;
段其发 ;
赵希林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 (03) :205-210
[4]   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及进展 [J].
李振宏 ;
杨永恒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2) :5-8+81
[5]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寒武系及奥陶系白云岩类型及形成机理 [J].
邵龙义 ;
何宏 ;
彭苏萍 ;
李瑞军 .
古地理学报, 2002, (02) :19-30
[6]   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白云岩特征及成因 [J].
顾家裕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2) :120-122+170
[7]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石化成因机理及模式探讨 [J].
沈昭国,陈永式,郭建华 .
新疆石油地质, 1995, (04) :319-323+383
[8]   塔里木盆地北部震旦系至奥陶系白云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J].
叶德胜 .
地球化学, 1993, (01) :1-9
[9]   塔里木盆地北部丘里塔格群(寒武系至奥陶系)白云岩的成因 [J].
叶德胜 .
沉积学报, 1992, (04) :77-86
[10]   湘中下石炭统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J].
邵龙义 .
地球化学, 1991, (04) :390-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