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β-葡萄糖苷酶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24
作者
陈亮
赵丽萍
马春雷
王新超
姚明哲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资源与改良研究中心/国家茶树改良中心
关键词
茶树; 香气; 基因; 表达差异;
D O I
10.16420/j.issn.0513-353x.2009.01.001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β-葡萄糖苷酶和β-樱草糖苷酶是茶叶香气释放过程中2个重要的内源性水解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龙井43’茶品种春季不同嫩度新梢,以及8个不同品种春季一芽二叶的β-葡萄糖苷酶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量以一芽三叶最高,为5.83×107copy.μL-1,一芽三叶>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四叶;β-樱草糖苷酶基因在一芽一叶表达量很低,一芽二叶最高(2.49×106copy.μL-1),而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β-樱草糖苷酶基因,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新梢中两个基因的表达量均较高。8个不同品种中,‘福鼎大白茶’2个基因表达量均非常高。8个品种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量是β-樱草糖苷酶的20.6(2.4~45.6)倍。不过,‘龙井43’不同时空、不同茶树品种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结果与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茶树新梢不同叶片中β-葡萄糖苷酶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表达的实时定量PCR分析
    赵丽萍
    陈亮
    王新超
    姚明哲
    [J]. 茶叶科学, 2006, (01) : 11 - 16
  • [2] 茶树β-葡萄糖苷酶cDNA克隆和原核表达
    李远华
    江昌俊
    杨顺利
    余有本
    [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4, (06) : 625 - 629
  • [3] 7个茶树品种新梢生育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
    骆耀平
    董尚胜
    童启庆
    夏涛
    屠幼英
    须海荣
    [J]. 茶叶科学, 1997, (S1) : 25 - 28
  • [4] 茶叶香气生成机理的研究
    郭雯飞
    [J]. 中国茶叶加工, 1996, (04) : 34 - 37
  • [5] 茶叶中β-葡糖甙酶活性的测定
    王华夫
    游小清
    [J]. 中国茶叶, 1996, (03) : 16 - 17
  • [6] 红茶萎凋发酵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变化
    夏涛,童启庆,董尚胜,骆耀平
    [J]. 茶叶科学, 1996, (01) : 63 - 66
  • [7] Cloning of β-primeverosidase from tea Leaves, a key enzyme in tea aroma formation. Mizutani M,Nakanishi H,Ema J, et al. Plant Physiology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