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碳酸盐的碳同位素分析及其来源指示意义

被引:14
作者
曹军骥
王亚强
张小曳
李顺诚
何健辉
曹蕴宁
李杨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香港理工大学环境科技及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气溶胶; 碳酸盐; 碳同位素; 粉尘来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2 [大气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602 ;
摘要
建立了Kiel碳酸盐装置Ⅲ和MAT 252气体质谱仪联机测量大气中微量碳酸盐样品碳同位素组成的测试方法, 并应用这一方法对2002年3~4月在西安采集的正常和沙尘暴大气样品中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基于我国西北沙漠-黄土-古土壤体系中碳酸盐d 13C的演化原理, 对比两种不同天气下碳酸盐的d 13C值可以推知其来源和成因特征, 即沙尘暴大气碳酸盐d 13C约为-1.4‰-4.2‰, 主要与粉尘源区风成砂物质有关; 而正常天气下碳酸盐d 13C约为-7.5‰-9.3‰, 主要与局地表土细粒子释放有关. 对3月20日在西安采集的沙尘暴样品与源区沙漠物质以及下风区气溶胶样品的碳酸盐稳定碳同位素的对比分析表明, 大气碳酸盐d 13C在长距离输送中变化不明显, 因此它是一个比碳酸盐含量更好的指示来源物质的指标, 可为确定沙尘暴源区提供一个新的示踪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1785 / 17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中国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与碳氧同位素组成
    王亚强
    曹军骥
    张小曳
    沈振兴
    梅凡民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1) : 113 - 117
  • [2] 碳酸盐碳测定在沙尘暴来源地识别中的应用
    张烃
    董旭辉
    [J]. 中国环境监测, 2002, (02) : 11 - 15
  • [3] 不同粒级黄土-古土壤中碳酸盐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古环境意义
    盛雪芬
    陈骏
    杨杰东
    季峻峰
    陈旸
    [J]. 地球化学, 2002, (02) : 105 - 112
  • [4] 黄土沉积物中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与古气候[J]. 李春园,王先彬,文启彬,邵波.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3)
  • [5] 中国黄土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文启忠等著, 1989
  • [6] On heavy dustfall observed with explosive sandstorms in Chongwon-Chongju, Korea in 2002[J] . Yong-seung Chung,Hak-sung Kim,Jugder Dulam,Joyce Harris.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03 (24)
  • [7] Inorganic, organic and macromolecular components of fine aerosol in different areas of Europe in relation to their water solubility[J] . S. Zappoli,A. Andracchio,S. Fuzzi,M.C. Facchini,A. Gelencsér,G. Kiss,Z. Krivácsy,á. Molnár,E. Mészáros,H.-C. Hansson,K. Rosman,Y. Zebühr.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1999 (17)
  • [8] Quantitative X-ray diffraction phase analysis of coarse airborne particulate collected by cascade impactor sampling
    Esteve, V
    Rius, J
    Ochando, LE
    Amigo, JR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7, 31 (23) : 3963 - 3967
  • [9]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 of eolian carbonates supplied to the Japan Sea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2 Oba T,Pedersen T F. Paleoceanography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