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RP模型的甘肃省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被引:39
作者
齐姗姗 [1 ]
巩杰 [1 ]
钱彩云 [1 ]
谢余初 [2 ]
张影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SRP模型; 生态环境脆弱性; 白龙江流域; GIS; AHP方法;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60918.001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目的]综合评估甘肃省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为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和可持续性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模型、层次分析法和GIS/RS软件等,通过计算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将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划分为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5个不同等级。[结果]甘肃省白龙江流域中度和重度脆弱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比例较大,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94%和22.76%。其中,重度与极度脆弱区集中分布在植被覆盖度较低,城镇化较快,工农业发展迅速且人类活动强度较强的流域中部。[结论]研究区总体生态环境压力非常严峻,亟需研究其驱动机制及演变规律,以期为后续的生态恢复重建做准备。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SRP模型的自然灾害多发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以辽宁省朝阳县为例 [J].
李永化 ;
范强 ;
王雪 ;
席建超 ;
王诗阳 ;
杨俊 .
地理科学, 2015, 35 (11) :1452-1459
[2]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J].
韦晶 ;
郭亚敏 ;
孙林 ;
江涛 ;
田信鹏 ;
孙光德 .
生态学杂志, 2015, 34 (07) :1968-1975
[3]   岷江上游流域环境脆弱性评价 [J].
杨斌 ;
詹金凤 ;
李茂娇 .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04) :138-144
[4]   延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其特征分析 [J].
雷波 ;
焦峰 ;
王志杰 ;
刘源鑫 ;
朱乐天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 28 (03) :161-167
[5]   BP人工神经网络在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面的应用——以乌拉特前旗为例 [J].
孙国军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 (05) :105-108+114
[6]  
基于SRP概念模型的沂蒙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刘正佳;于兴修;李蕾;黄玫;.应用生态学报.2011, 08
[7]   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J].
李鹤 ;
张平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7) :920-929
[8]   环渤海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空间自相关分析 [J].
卢亚灵 ;
颜磊 ;
许学工 .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303-308
[9]   江西省生态脆弱性现状GIS模型评价 [J].
樊哲文 ;
刘木生 ;
沈文清 ;
林联盛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1 (02) :202-208
[10]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China.[J]..Pedosphere.200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