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我国杉木林生物量与能量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27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聂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张家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杉木;热值;生物量;光合作用;能量利用;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1999.03.003
中图分类号:
S718.55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作者的研究和文献资料系统分析了我国杉木的能量利用、分配及生物生产力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杉木不同器官的热值差异明显,平均为19.951kJg-1。生物量与密度和年龄呈较好的线性相关。不同地带、生长阶段、海拔高度的杉木光能利用率、能量的分配格局和林分生物量生产率不同;杉木的光合能量利用随不同林龄、密度和立地质量的不同而呈现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等的不同。总体上,我国杉木林对太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的现实平均利用率分别为0.38%和0.81%,且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带、南带、北带的规律;叶净光合生产率、生物量生产率、材积生产率也依次为中带、南带、北带,并与林分叶面积指数正相关。我国杉木人工林的培育仍具有很大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8+20+19+21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杉木栽培制度的理论探讨[J]. 林业科学, 1994, (01) : 11 - 17俞新妥,叶功富,李大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林学院,福建省林科所,宁德市林业局
- [3] 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J].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1, (03) : 21 - 27林生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开化县林业局徐土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开化县林业局周国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开化县林业局
- [5] 江西大岗山丘陵区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研究[J]. 林业科学, 1989, (06) : 564 - 56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罗云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张校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6] 杉木造林密度试验研究 Ⅰ.密度对幼林生物量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 1988, (04) : 413 - 41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罗云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7] 中国植物的可能生产力农业和林业的气候产量[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6, (02) : 84 - 98贺庆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A.Baumgartner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 [8] 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太阳能利用率[J]. 生态学报, 1985, (04) : 343 - 35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福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 [9] 杉木人工林辐射状况的初步分析[J]. 生态学杂志, 1985, (05) : 19 - 23曾士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朱劲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冯宗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陈楚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张家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邓仕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
- [10] 杉木幼树冠层结构与生物量关系的初步研究[J]. 生态学报, 1984, (03) : 248 - 258龚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