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概念辨析、历史脉络与路径方法——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

被引:115
作者
石中英
机构
[1]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二十大; 教育救国; 科教兴国; 教育强国;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23.01.000910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和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从内涵上说,教育强国既指“教育强的国家”,也意味着“通过教育使国家强盛”,这两层意思具有统一性。从性质上说,教育强国不是一个单纯描述性概念,而是一个带有比较强烈价值预设和指向的理论命题,一个有关教育与国家功能性关系的理论命题。教育强国命题的提出是对历史上“教育救国”“教育建国”“科教兴国”等不同时期教育与国家关系命题的继承和发展,客观上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教育需求和教育价值取向,是对当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担负的国家责任和使命的高度概括和凝练表达。建设教育强国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强国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在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贯通、融通和一体化上下功夫;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影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和重大问题;增强文化自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走好教育现代化的中国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教育强国建设:指数与指向 [J].
张炜 ;
周洪宇 .
教育研究, 2022, 43 (01) :146-159
[2]   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及发展路径 [J].
申国昌 ;
吴艳君 ;
史降云 .
教育文化论坛, 2021, 13 (03) :1-7
[3]   “教育强国”的四重境界 [J].
郑金洲 .
教育家, 2018, (34) :1-2+77
[4]   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新内涵建构 [J].
朱旭东 ;
李育球 .
重庆高教研究, 2018, 6 (03) :3-8
[5]   教育的品质:教育强国的“软实力” [J].
吴康宁 .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11) :1-4+48
[6]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N].怀进鹏;.人民日报.2022,
[7]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习近平.人民出版社.2022,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习近平.外文出版社.2020,
[9]  
张伯苓谈教育.[M].张伯苓.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
[10]  
教育强国战略.[M].张力.学习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