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酸性电解水杀灭菠菜表面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被引:30
作者
李华贞 [1 ,2 ]
刘海杰 [1 ]
宋曙辉 [2 ]
侯田莹 [2 ]
李里特 [1 ]
郑淑方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关键词
微酸性电解水; 菠菜; 杀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5.3 [果蔬加工与保藏];
学科分类号
083203 ;
摘要
采用微酸性电解水对菠菜进行杀菌处理,考察微酸性电解水对菠菜的杀菌效果及影响因素,包括不同杀菌剂杀菌效果比较、浸泡时间、处理方式及与强碱性电解水预处理、超声波辅助处理联用对杀菌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处理过程中微酸性电解水有效氯浓度(ACC)、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酸性电解水(ACC 31.73mg/L、pH 5.92、ORP 836.5mV)的杀菌效果明显优于相同ACC的次氯酸钠溶液;随着ACC的升高微酸性电解水的杀菌效果逐渐增强,当ACC增至31.37mg/L时可使微生物数降低1.69(lg(CFU/g)),ACC继续升高至67.96mg/L,杀菌效果则无显著性增强;分别对菠菜进行浸泡处理1、3、5、10min,微酸性电解水的杀菌效果无显著性差异,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微酸性电解水的ACC及ORP呈显著下降趋势,pH值无明显变化;采用强碱性电解水预处理和超声波辅助处理,能使微酸性电解水的杀菌效果分别提高约0.5(lg(CFU/g))、1.0(lg(CFU/g));采用微酸性电解水浸泡处理杀菌效果优于冲洗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鲜切果蔬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杀菌技术 [J].
冮洁 ;
胡文忠 .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30 (09) :319-324
[2]   酸性电解水的基础、应用及发展动向 [J].
堀田国元 ;
郭永明 .
中国护理管理, 2008, (04) :7-11
[3]   酸性电解水对成品豆腐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研究 [J].
朱叶 ;
刘海杰 ;
李里特 ;
程永强 .
食品科学, 2007, (08) :37-40
[4]   超声波对高电位氧化还原水灭菌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张红雨 ;
李迎新 ;
张弥左 .
微生物学杂志, 2006, (06) :30-31
[5]   杀菌剂在果蔬清洗中的应用 [J].
陈文韬 .
福建轻纺, 2003, (Z1) :66-68
[6]   酸性电解水对蔬菜杀菌效果的研究 [J].
康维民 ;
周丽艳 ;
蔡金星 .
食品工业科技, 2003, (07) :22-23
[7]   菠菜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 [J].
崔彦玲 .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3, (02) :58-58
[8]   酸性电解水的制备与消毒 [J].
龚泰石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1, (03) :91-92
[9]  
Efficacy of neutral electrolyzed water (NEW) for reducing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n minimally-processed vegetables[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 2008 (1)
[10]  
Efficacy of electrolyzed oxidizing (EO) and chemically modified water on different types of foodborne pathogens[J] . Chyer Kim,Yen-Con Hung,Robert E Bracket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 20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