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表面活性剂稳定性研究

被引:35
作者
牛明芬
李凤梅
韩晓日
郭书海
牛之欣
冷延慧
张春桂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表面张力; 生物表面活性剂; 油泥处理;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5.0011
中图分类号
X741 [油气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庆油田油泥样品经富集培养,平板分离,获得52株菌。排油性实验和表面张力测定表明,菌株B22、B24、B25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稳定,表面张力较低。温度、pH和NaCl浓度实验证实,细菌B22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可耐受120℃高温,另2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可耐受80℃;3种细菌生物表面活性剂对pH有广泛适应性,B22pH适应范围为4·0~13·0,B24、B25的pH适应范围为2·0~13·0;Na-Cl浓度对表面活性剂的生物活性影响不大。将3株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室内油泥处理实验,72h石油去除率达70%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631 / 6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假丝酵母(Candida antarctic WSH112)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及降解正构烷烃的研究 [J].
华兆哲 ;
陈坚 ;
朱文昌 ;
徐星和 ;
伦世仪 ;
王晓蓉 ;
孙昊 ;
吴重华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2) :27-32
[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和应用 [J].
夏咏梅 ;
方云 .
日用化学工业, 1999, (01) :30-34
[3]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 [J].
潘冰峰 ;
徐国梁 ;
施邑屏 ;
李江云 ;
李祖义 .
微生物学报, 1999, (03) :78-81
[4]   石油烷烃降解与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的相关性研究及进展 [J].
华兆哲 ;
陈坚 ;
伦世仪 .
石油化工, 1998, (12) :63-67
[5]  
微生物分类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黄静娟等编写, 1990
[6]  
细菌分类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卢振祖编著, 1994
[7]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东秀珠,蔡妙英等编著, 2001
[8]   菌株H255原油发酵液乳化物质的分析 [J].
王修垣 ;
田新玉 ;
宋沛然 ;
刘秀芳 ;
崔文华 ;
王先极 .
微生物学报, 1982, 22 (03) :269-275
[9]   驱油用低界面张力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体系的研究 [J].
王芳 .
油田化学, 1994, (01) :66-69
[10]   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驱油效率研究 [J].
王芳,童正新 .
油气采收率技术, 1995, (03) :17-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