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三角诈骗的类型
被引:149
作者
:
张明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张明楷
机构
: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来源
:
法学评论
|
2017年
/ 35卷
/ 01期
关键词
:
三角诈骗;
诉讼诈骗;
传统类型;
新类型;
D O I
:
10.13415/j.cnki.fxpl.2017.01.002
中图分类号
:
D924.35 [侵犯财产罪];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三角诈骗是德国、日本等国刑法理论和审判实践普遍使用的概念;三角诈骗不仅是客观存在的犯罪现象,而且与两者间的诈骗没有实质区别;三角诈骗概念不是伪命题,承认三角诈骗概念,不仅具有实体法的意义,而且具有诉讼法的意义。传统类型的三角诈骗表现为,具有处分权限的受骗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被害人(第三者)的财产,因而使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诉讼诈骗是传统类型三角诈骗的典型,在诉讼诈骗中,处分行为人是法官而不是被害人;不应当认为诉讼诈骗中的被害人是处分行为人、法官只是单纯的受骗人;换言之,不存在受骗人没有处分财产的三角诈骗。本文试图论证另一种类型的三角诈骗,即具有处分权限的受骗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自己的财产,却导致被害人(第三者)遭受财产损失。这种新类型的三角诈骗,与传统类型的三角诈骗以及两者间的诈骗没有实质区别;承认这种新类型的三角诈骗,有利于处理相关疑难案件。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财产性利益可否成为盗窃罪行为对象——“介入行为标准”说之提倡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莹
[J].
政法论坛,
2016,
34
(04)
: 152
-
163
[2]
无权处分行为中财产犯罪的性质认定——以“司机盗卖房产案”为切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伟
谢可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谢可君
[J].
西部法学评论,
2016,
(03)
: 21
-
31
[3]
诉讼欺诈按诈骗罪论处是非探讨——兼论《刑法修正案(九)》之诉讼欺诈罪
杨兴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杨兴培
田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田然
[J].
法治研究,
2015,
(06)
: 43
-
52
[4]
盗窃与诈骗的区分——围绕最高人民法院第27号指导案例的展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钢
[J].
政治与法律,
2015,
(04)
: 28
-
48
[5]
德国刑法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以德国司法判例为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钢
[J].
政治与法律,
2014,
(10)
: 33
-
54
[6]
论诈骗罪中的财产损失
张明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张明楷
[J].
中国法学,
2005,
(05)
: 118
-
13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解读[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 2015
[8]
一个知识论上的刑法学思考[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林东茂, 2009
[9]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张明楷著, 2006
[10]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法学教材编辑部 审订, 1982
←
1
2
→
共 11 条
[1]
论财产性利益可否成为盗窃罪行为对象——“介入行为标准”说之提倡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莹
[J].
政法论坛,
2016,
34
(04)
: 152
-
163
[2]
无权处分行为中财产犯罪的性质认定——以“司机盗卖房产案”为切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伟
谢可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谢可君
[J].
西部法学评论,
2016,
(03)
: 21
-
31
[3]
诉讼欺诈按诈骗罪论处是非探讨——兼论《刑法修正案(九)》之诉讼欺诈罪
杨兴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杨兴培
田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田然
[J].
法治研究,
2015,
(06)
: 43
-
52
[4]
盗窃与诈骗的区分——围绕最高人民法院第27号指导案例的展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钢
[J].
政治与法律,
2015,
(04)
: 28
-
48
[5]
德国刑法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以德国司法判例为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钢
[J].
政治与法律,
2014,
(10)
: 33
-
54
[6]
论诈骗罪中的财产损失
张明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张明楷
[J].
中国法学,
2005,
(05)
: 118
-
13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解读[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 2015
[8]
一个知识论上的刑法学思考[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林东茂, 2009
[9]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张明楷著, 2006
[10]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法学教材编辑部 审订, 1982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