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精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22
作者
杨洪林 [1 ,2 ]
姚伟钧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 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乡村精英; 文化精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在传统乡土社会,乡村文化精英在保护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中作出了杰出贡献。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与发展,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为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社会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代表性传承人即文化精英名录制度和保护制度正面临着困窘的当下尴尬和隐忧。因此,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培养文化精英,恢复乡村社会的文化功能,真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进一步开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传统十论.[M].秦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  
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M].张鸣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中国乡村生活.[M].(美)明恩溥著;午晴;唐军译;.时事出版社.1998,
[4]   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 [J].
刘锡诚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0 (01) :1-8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 [J].
余悦 .
江西社会科学, 2010, (09) :7-20
[6]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克服“反公地悲剧” [J].
谭宏 .
江汉论坛, 2010, (09) :140-144
[7]   乡村精英与乡村文化的建设 [J].
何兰萍 ;
殷红春 ;
杨勇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6) :542-545
[8]   多元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J].
薛丽娥 .
贵州社会科学, 2009, (07) :64-67
[10]   论市场转型与中国社会精英的生成机制 [J].
万闻华 ;
方长春 .
江海学刊, 2008, (01) :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