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的内涵、框架与实现

被引:217
作者
刘登珲 [1 ]
李华 [2 ]
机构
[1] 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
[2]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关键词
五育融合; 内涵; 框架; 实现;
D O I
10.13527/j.cnki.educ.sci.china.2020.05.008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五育融合"是对我国新时期"如何培养人"的整体回答,旨在通过"融合"的方式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均衡性、平等性、关联性、整体性等特点。作为新时期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五育融合"寻求学校课程、教学、组织、管理的"一体化"转变,由育内融合、育间融合、跨育融合三种实践样态构成。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五育融合"的国家标准和指南,围绕"育人度"和"融合度",构建"五育融合"评价体系,对推动"五育融合"有效落地至关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塔木德》、课程与实践.[M].(美) 布洛克;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  
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M].(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WolfgangBrezinka)著;胡劲松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J].
李政涛 ;
文娟 .
中国电化教育, 2020, (03) :7-16
[4]   课程统整的概念谱系与行动框架 [J].
刘登珲 .
全球教育展望, 2020, 49 (01) :38-53
[5]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 [J].
钟启泉 .
全球教育展望, 2016, 45 (01)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