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的影响

被引:65
作者
江凌 [1 ,2 ]
肖燚 [1 ]
饶恩明 [1 ,2 ]
王莉雁 [1 ,2 ]
欧阳志云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LUCC(土地利用变化); RWEQ(修正风蚀方程); 防风固沙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88 [沙地、沙漠地];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土壤风蚀是内蒙古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在对内蒙古2000年到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内蒙古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以RWEQ模型估算了内蒙古2000年和2010年的固沙物质量,采用空间统计分析评估了固沙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以城镇高速发展、草地和湿地面积锐减、林地灌丛有所恢复以及荒漠环境改善为主要特征。(2)2000—2010的十年间内蒙古固沙物质总量增长了17.75%,草地总面积虽有所降低,但是部分区域草地覆盖度的上升增强了草地固沙能力,而林地的固沙物质量则由于农田、草地改为林地的短期内地表保护力的下降而有所降低。(3)十年间农田退耕还草、荒漠环境的改善、草地质量提高等土地利用变化方式有益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使生态防风固沙功能得以增强,造成固沙物质量提高了约0.25亿t。(4)农田开垦、城镇发展、荒漠化发展、湿地萎缩以及草地的退化等土地利用变化会使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下降,累计造成的固沙物质量的减少总量约为0.19亿t。从十年间综合来看,内蒙古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固沙功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但是尚存在城镇发展过快、草地湿地转化压力过大、草地退化、荒漠化对固沙功能的弱化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工作中予以改进以进一步增强区域固沙功能,构建北方地区生态安全屏障。
引用
收藏
页码:3734 / 374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基于遥感技术的全国生态系统分类体系 [J].
欧阳志云 ;
张路 ;
吴炳方 ;
李晓松 ;
徐卫华 ;
肖燚 ;
郑华 .
生态学报, 2015, 35 (02) :219-226
[2]   黑河中上游地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水土保持服务功能 [J].
刘金巍 ;
靳甜甜 ;
刘国华 ;
李宗善 ;
杨荣金 .
生态学报, 2014, 34 (23) :7013-7025
[4]   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价值初步评估 [J].
高君亮 ;
郝玉光 ;
丁国栋 ;
刘芳 ;
辛智鸣 ;
徐军 ;
张景波 ;
赵英铭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 (12) :41-46
[5]   沙尘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J].
王金玉 ;
李盛 ;
王式功 ;
尚可政 .
中国沙漠, 2013, 33 (04) :1160-1165
[6]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以密云水库流域为例 [J].
李屹峰 ;
罗跃初 ;
刘纲 ;
欧阳志云 ;
郑华 .
生态学报, 2013, 33 (03) :726-736
[7]   近30年内蒙古自治区植被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王娟 ;
李宝林 ;
余万里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02) :132-138
[8]   2000~2008年内蒙古中部地区土壤风蚀危险度评价 [J].
于国茂 ;
刘越 ;
艳燕 ;
胡云锋 .
地理科学, 2011, 31 (12) :1493-1499
[9]   植物阻沙能力研究进展 [J].
唐艳 ;
刘连友 ;
屈志强 ;
胡霞 ;
郭兰兰 ;
吕艳丽 ;
曹恒武 ;
贾振杰 ;
杨岩岩 .
中国沙漠, 2011, 31 (01) :43-48
[10]   黑河下游重要生态功能区植被防风固沙功能及其价值初步评估 [J].
韩永伟 ;
拓学森 ;
高吉喜 ;
刘成程 ;
高馨婷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1) :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