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十一五”以来油气勘探成果、地质新认识与技术进展

被引:76
作者
何海清 [1 ]
李建忠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地质认识; 勘探工程技术; 资源战略; 储量高峰期; 中国石油; “十一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十一五"以来,中国石油突出资源战略,大力实施油气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在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准噶尔、松辽、柴达木、渤海湾等大型含油气盆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形成了中国石油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储量增长高峰期。同时,随着油气勘探的持续突破,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大面积砂岩、火山岩、潜山及其内幕油气藏、致密油气、页岩气等油气地质认识取得重要新进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石油地质理论。勘探工程技术攻关有效地促进了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探采集、处理、解释技术、复杂地区和深井的钻井提速,以及复杂储层和油气藏测井评价技术、水平井钻完井+体积压裂技术等发展迅速,形成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勘探领域的配套技术。未来油气勘探对象日趋复杂,勘探难度加大,但随着地质认识的深化和勘探技术的进步,油气勘探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31]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 [J].
宫清顺 ;
黄革萍 ;
孟祥超 ;
朱超 ;
倪国辉 .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 (03) :37-41+6
[32]   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成藏多样性探讨 [J].
徐立恒 .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 (01) :14-18+5
[33]   中国石油“十一五”天然气勘探新进展与未来大气田勘探新领域分析 [J].
范文科 ;
张福东 ;
王宗礼 ;
杨冬 ;
杨慎 .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 (01) :8-13+18+5
[34]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成藏特征及勘探启示 [J].
杨华 ;
包洪平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2) :11-20+124
[35]   中国石油物探技术攻关成效及成功做法 [J].
杜金虎 ;
赵邦六 ;
王喜双 ;
张研 ;
易维启 ;
汪恩华 .
中国石油勘探, 2011, 16(Z1) (Z1) :1-7+171
[36]   塔里木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层的定量地震描述 [J].
郑多明 ;
李志华 ;
赵宽志 ;
沈凤 ;
党青宁 ;
高莲花 .
中国石油勘探, 2011, 16(Z1) (Z1) :57-62+78+172
[37]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与富集规律 [J].
金之钧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07) :910-926
[38]   中国石油风险勘探的战略发现与成功做法 [J].
杜金虎 ;
何海清 ;
皮学军 ;
郭绪杰 ;
周海民 ;
邹才能 ;
张义杰 ;
方向 .
中国石油勘探, 2011, 16 (01) :1-9
[39]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特征 [J].
王招明 ;
姜仁旗 ;
吴金才 ;
张丽娟 ;
肖朝晖 .
中国石油勘探, 2011, 16 (01) :9-14+2
[40]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J].
张玮 ;
詹仕凡 ;
张少华 ;
李培明 ;
王克斌 ;
冯许魁 ;
何展翔 .
中国工程科学, 2010, 12 (05) :97-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