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湿地土壤磷素动态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34
作者
罗先香 [1 ,2 ]
敦萌 [1 ,2 ]
闫琴 [1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河口; 湿地; 全磷; 有效磷; 动态分布; 影响因素;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1.05.041
中图分类号
S158.5 [土壤肥力控制与调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黄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对2008年10月、2009年5月和8月、2010年8月4次野外调查所获取的样品进行室内分析,研究土壤磷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植被及微生物对磷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种植区表层土壤全磷(TP)、有效磷(Olsen-P)含量均高于自然湿地的。自然湿地土壤全磷水平和垂直分异均较小,变幅分别为429.19~693.30mg/kg,408.55~663.03mg/kg;有效磷含量水平和垂直分异均较大,变幅分别为0.27~13.48mg/kg,0.08~9.57mg/kg,研究区有效磷含量处于四级及以下水平。土壤全磷水平和垂直方向季节动态变化幅度很小,变异系数分别为5.80%和1.15%;有效磷季节变化明显大于全磷的季节变化,变异系数分别为29.21%和31.09%。土壤磷素分布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植被分布和微生物的作用相吻合,土壤全磷含量与粘土和粉砂含量、全氮、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有效磷含量与土壤粘土和粉砂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植被群落土壤全磷含量水平和季节变化较小,有效磷含量水平和季节变化明显;植被根际土全磷含量略高于非根际的,碱蓬有效磷的根际效应显著,根际土有效磷含量明显高于非根际的;植被对磷素的吸收累积量与根际土壤磷素含量呈弱的负相关关系;植被根际微生物活性与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黄河口湿地土壤氮素的季节动态变化及转化过程研究.[D].闫琴.中国海洋大学.2010, 02
[2]   辽河口湿地碳、氮、磷空间分布及季节动态特征 [J].
罗先香 ;
张珊珊 ;
敦萌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0 (12) :97-104
[3]   不同施肥处理下红壤旱地速效磷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J].
杜臻杰 ;
陈效民 ;
张佳宝 ;
邓建强 ;
王伯仁 ;
黄晶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2 (04) :112-115
[4]   长江河口九段沙海三棱藨草湿地生态系统N、P、K的循环特征 [J].
杨永兴 ;
刘长娥 ;
杨杨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10) :1977-1985
[5]   长江口及毗邻海区沉积物中磷的分布特征 [J].
何会军 ;
于志刚 ;
姚庆祯 ;
陈洪涛 ;
米铁柱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9, 31 (05) :19-30
[6]   黄河口新生湿地土壤氮磷分布特征研究 [J].
陈为峰 ;
史衍玺 ;
田素锋 ;
王薇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1) :69-73
[7]   黄河流域泥沙矿物成分与分布规律 [J].
王兆印 ;
王文龙 ;
田世民 .
泥沙研究, 2007, (05) :1-8
[8]   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 [J].
王爱萍 ;
杨守业 ;
周琪 .
生态学杂志, 2006, (08) :926-930
[9]   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的小尺度空间变异 [J].
吕贻忠 ;
李保国 ;
崔燕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8) :1581-1588
[10]   FDA-PI双色荧光法检测蓝藻细胞活性的研究 [J].
谌丽斌 ;
梁文艳 ;
曲久辉 ;
解明曙 ;
雷鹏举 ;
刘会娟 .
环境化学, 2005, (05) :55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