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西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前景

被引:52
作者
沈浩 [1 ]
汪华 [1 ]
文龙 [1 ]
马华灵 [2 ]
李毅 [1 ]
张本健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北部; 晚古生代; 天然气; 复合圈闭; 台缘礁滩; 古地貌; 大气田形成; 勘探有利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近期,四川盆地西北部上古生界海相地层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要的新进展,除证实中二叠统栖霞组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可能大面积连片分布外,还首次在井下发现了含气性较好的泥盆系厚层白云岩储层。最新研究成果表明:(1)区内沉积下寒武统巨厚优质烃源岩,烃源条件优越;(2)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四川盆地西北部整体抬升,形成由南向北逐渐倾伏的西翼低陡东翼高缓的大型箱状隆起,构造顶部宽缓,为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继承性大规模台缘礁滩沉积和白云化作用奠定了基础;(3)上古生界存在多个不整合面,发生多期表生溶蚀作用,极大地改善了储层储渗性能;(4)龙门山推覆作用形成的构造形变特征为油气成藏创造了优越的烃源断裂及封盖条件,有利于大气田的形成。研究认为:该区(1)号隐伏断裂带以东的背冲背斜带具备形成大型构造—地层、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气藏的有利条件,其中射箭河—中坝地区沉积古地貌地势相对较高、栖霞组白云化作用更强,加里东古隆起中轴线至东脊线附近是栖霞组气藏最有利的勘探区块,中轴线往西至(1)号隐伏断裂带是可同时兼探上古生界3套气层的最有利勘探区块。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储层特征与勘探方向 [J].
杨光 ;
汪华 ;
沈浩 ;
杨雨然 ;
贾松 ;
陈文 ;
朱华 ;
李毅 .
天然气工业, 2015, 35 (07) :10-16
[2]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 [J].
徐春春 ;
沈平 ;
杨跃明 ;
罗冰 ;
黄建章 ;
江兴福 ;
谢继容 ;
岑永静 .
天然气工业, 2014, 34 (03) :1-7
[3]   四川前陆盆地冲断带须家河组气藏勘探潜力分析 [J].
吴雪峰 ;
韩嵩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 (01) :10-13+19+95
[4]   论四川盆地下古生界5次地壳运动与油气勘探 [J].
陈宗清 .
中国石油勘探, 2013, 18 (05) :15-23
[5]   龙门山构造带北段泥盆系沉积环境演化 [J].
庞艳君 ;
张本健 ;
冯仁蔚 ;
王应荣 .
世界地质, 2010, 29 (04) :561-568
[6]   川西北龙门山冲断带北段油砂成藏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J].
孙晓猛 ;
许强伟 ;
王英德 ;
田景雄 ;
王书琴 ;
杜继宇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 40 (04) :886-896
[7]   川西北地区泥盆系油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刘春 ;
张惠良 ;
沈安江 ;
乔占峰 ;
倪新峰 ;
赵学钦 .
石油学报, 2010, 31 (02) :253-258
[8]   龙门山推覆带形成演化与油气关系探讨附视频 [J].
罗啸泉 ;
李书兵 .
天然气技术, 2009, (01) :16-18+77
[9]   川西北天井山构造泥盆系油砂成矿条件与资源评价 [J].
邓虎成 ;
周文 ;
丘东洲 ;
谢润成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 (01) :69-75
[10]   川西北矿山梁地区沥青脉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黄第藩 ;
王兰生 .
石油学报, 2008, (01)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