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的热重特性分析

被引:25
作者
梅德清 [1 ]
赵翔 [1 ]
王书龙 [1 ]
袁银男 [2 ]
孙平 [1 ]
机构
[1]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2] 南通大学机械学院
关键词
柴油机; 颗粒物; 氧化; 热重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421.5 [];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为了解不同粒径颗粒物在特定氛围下的氧化特性,该文利用MOUDI采样器收集到的柴油机颗粒物,在纯N2及纯O2环境下,对0.18~0.32、0.32~0.56、0.56~1.00和1.00~1.80μm4个粒径级颗粒分别进行热重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级的增大,颗粒物中水分和SOF(solubleorganicfraction)的含量下降,而干碳烟(soot)和无机盐的含量增加。在纯N2氛围下,颗粒在SOF挥发阶段随着颗粒物粒径级减小,其SOF含量和失重峰值速率随之增加;但在soot热解阶段不同粒径级的失重速率趋同。程序升温终了时,各粒径级颗粒的热重曲线在纯N2氛围下缓滞停在不同位置,而在纯O2氛围下则渐趋归一。随着颗粒物粒径级的减小,热重曲线呈下降趋势,颗粒越细则越易升温(氧化)失重;而在纯O2氛围下,各粒径级在SOF挥发阶段表现出与纯N2氛围下一致的规律但失重速率峰值明显增加。在soot热解阶段,随着颗粒物粒度减小,比表面积增加使其吸附氧的能力增加,发生化学反应的活性增大,颗粒氧化的起燃温度降低,且起燃时刻对应的失重速率增加;各粒径级颗粒物的失重速率峰值出现在600~640℃之间,随着颗粒物粒径增大其soot所占含量随之增多,热解失重速率峰值亦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可为颗粒物处理的技术措施提供基础物性数据,有助于推动颗粒物处理装置的改进和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四种细胞毒性试验测定柴油机尾气颗粒物提取物急性毒性的比较 [J].
李雪 ;
牛勇 ;
贾强 ;
张哲 ;
段化伟 ;
王学生 ;
郑玉新 .
卫生研究, 2013, (02) :221-227
[2]   乙醇柴油发动机的颗粒排放及其热解动力学分析 [J].
汪家全 ;
孙平 ;
梅德清 ;
郭林山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S2) (S2) :110-113
[3]   粉尘吸附行为及微观机理的研究 [J].
李艳强 ;
郭立稳 ;
杨炯照 ;
韩婕 ;
高超 .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1, 37 (06) :25-26
[4]   超细煤粉着火特性的热重分析 [J].
魏砾宏 ;
李润东 ;
李爱民 ;
李延吉 ;
姜秀民 .
煤炭学报, 2008, (11) :1292-1295
[5]   柴油机排气颗粒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试验研究 [J].
李新令 ;
黄震 ;
王嘉松 ;
吴君华 .
内燃机学报, 2007, (02) :113-117
[6]   粒径和升温速率对煤热分解影响的研究 [J].
吕太 ;
张翠珍 ;
吴超 .
煤炭转化, 2005, (01) :17-20
[7]   柴油机排气微粒中SOF成分的试验研究 [J].
王桂华 ;
王钧效 ;
张锡朝 ;
陆家祥 ;
姚章涛 .
内燃机学报, 2004, (02) :110-115
[8]   柴油机排气微粒特性的试验研究 [J].
宁智 ;
刘双喜 ;
资新运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6) :765-769
[9]   粉煤颗粒粒度对燃烧特性影响热分析 [J].
姜秀民 ;
杨海平 ;
刘辉 ;
郑楚光 ;
刘德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12) :143-146+161
[10]   The Influence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Nanoparticle Concentration and Particle Mass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s by the MOUDI [J].
Chen, Sheng-Chieh ;
Tsai, Chuen-Jinn ;
Chen, Hong-Dar ;
Huang, Cheng-Yu ;
Roam, Gwo-Dong .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45 (05) :59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