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透油藏井组开发过程物理模拟

被引:3
作者
滕起 [1 ,2 ]
杨正明 [3 ]
刘学伟 [3 ]
冯骋 [1 ]
黄伟 [4 ]
于荣泽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4] 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气藏开发; 空气渗透率; 砂岩露头; 孔隙结构; 物理模拟; 电阻率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48 [低渗透油田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根据油田井组实地测量地质资料及生产数据,采用特低渗透砂岩露头制作模型,实现模型孔隙结构及渗透率与实际储层相同.通过相似理论进行了砂岩露头的筛选、注采井布置及实验参数的确定,保证了实验过程与油藏实际开发过程相似.在进行驱替实验的同时,采用电阻率法测量了模型中含水饱和度的分布,饱和度标定采用核磁共振与驱替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标定结果的准确性.通过特低渗透油藏井组开发过程物理模拟实验,再现了油田现场生产过程,实验结果反映了有微裂缝存在的特低渗透油藏,注入水易沿主向突进,侧向见效差,水驱波及效果差的生产特征.研究可为实际油田井组几口油井的见水来源分析提供实验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99 / 3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炼化聚表剂与海博聚表剂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对比研究.[D].姜钊.东北石油大学.2012, 01
[2]   缝洞单元注水开发物理模拟 [J].
李爱芬 ;
张东 ;
姚军 ;
高成海 ;
吕爱民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 (02) :130-135
[3]   水平井蒸汽驱温度场与黏度场平面物理模拟 [J].
罗艳艳 ;
程林松 ;
高山 ;
王宏远 .
石油钻探技术, 2012, 40 (01) :74-77
[4]   高温高压注蒸汽采油三维比例物理模拟新技术 [J].
昝成 ;
马德胜 ;
王红庄 ;
沈德煌 ;
关文龙 ;
李秀峦 ;
江航 ;
罗健 ;
郭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6) :738-743
[5]   裂缝性油藏大尺度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J].
郭小美 ;
孙雷 ;
周涌沂 ;
潘毅 ;
董卫军 .
特种油气藏, 2011, 18 (03) :109-111+141
[6]   稠油碱驱机理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 [J].
裴海华 ;
张贵才 ;
葛际江 ;
刘清华 ;
丁保东 .
石油学报, 2011, 32 (02) :285-289
[7]   鼠李糖脂发酵条件优化和采油应用研究 [J].
夏文杰 ;
董汉平 ;
俞理 .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0, 27 (04) :482-489
[8]   中国低渗透油气的现状与未来 [J].
胡文瑞 .
中国工程科学, 2009, 11 (08) :29-37
[9]   高含水油藏转注蒸汽三维物理模拟研究 [J].
关文龙 ;
吴淑红 ;
蒋有伟 ;
梁金中 .
石油学报, 2009, 30 (03) :404-408
[10]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室内实验研究 [J].
李宜强 ;
隋新光 ;
李斌会 .
石油学报, 2008, (03) :40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