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保护区数量与面积均衡性关系研究

被引:10
作者
旷开金 [1 ,2 ,3 ]
刘金福 [1 ,2 ,3 ]
徐道炜 [1 ,2 ,3 ]
黄嘉航 [1 ,2 ,3 ]
洪伟 [1 ,2 ,3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
[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
[3] 福建省高校生态与资源统计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分布特征; 基尼系数; R-Q型分析;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5.404
中图分类号
S759.9 [自然保护区];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自然保护区建立对于生物多样性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收集了截至2012年底我国自然保护区有关资料,运用R-Q型分析、基尼系数等方法,探讨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与面积均衡性关系特征。结果表明:1)古生物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从数量和面积上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分别占保护区总数和总面积的1.20%,0.37%;2)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与分布地区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区域之间分布不平衡;3)各省自然保护面积和数量基尼系数与保护区级别呈现一定趋势性,基尼系数接近0.5水平,甚至超出0.7。由于资源禀赋,经济条件等因素不同,不同地区自然保护区面积和空间网络体系存在差异,9大类型自然保护区地区分布差异明显,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与国土面积,数量与保护区面积关系均呈现集中分布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研究[D]. 段小霞.兰州大学. 2006
[12]   中国自然保护区分布现状及合理布局的探讨 [J].
陈雅涵 ;
唐志尧 ;
方精云 .
生物多样性, 2009, 17 (06) :664-674
[13]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J].
王玉涛 ;
郭卫华 ;
刘建 ;
王淑军 ;
王琦 ;
王仁卿 .
生态学报, 2009, 29 (01) :523-531
[14]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J].
王智 ;
蒋明康 ;
秦卫华 ;
贺昭和 ;
徐网谷 .
生态经济, 2008, (06) :144-146
[15]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 [J].
蔡海生 ;
朱德海 ;
张学玲 ;
赵小敏 .
生态学报, 2007, (11) :4751-4757
[16]   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方法探讨 [J].
徐基良 ;
崔国发 ;
李忠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5) :129-132
[17]   我国部分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分析 [J].
喻泓 ;
肖曙光 ;
杨晓晖 ;
崔国发 ;
罗菊春 ;
张学顺 .
生态学杂志, 2006, (09) :1061-1067
[18]   格氏栲林林窗更新特征的研究 [J].
刘金福 ;
洪伟 ;
李俊清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3) :14-19
[19]   基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 [J].
李纪宏 ;
刘雪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2) :217-224
[20]   论中国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上限 [J].
蒋志刚 .
生态学报, 2005, (05) :1205-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