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分密度对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贺宇
丁国栋
梁文俊
臧荫桐
高广磊
安云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枯落物; 持水特性; 燕山山地;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2.04.014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探讨林分密度对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燕山山地不同林分密度(650(40年生),1 400(35年生),1 850(38年生)株/hm2)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其下设置标准地,测定枯落物层厚度和蓄积量,并将枯落物带回,采用室内浸泡法测定不同林分密度下枯落物层的持水特性。【结果】3种密度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层蓄积量为26.62~49.79t/hm2;在林龄相差不大的情况下,650,1 400和1 850株/hm2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层蓄积量与林分密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随林分密度变化不明显,在50%左右;3种密度林分的饱和持水率无明显的规律性。枯落物层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枯落物层对降雨的拦蓄能力与其林分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对于林龄接近、立地条件相似的油松人工林而言,密度越大,其林下枯落物总蓄积量越大,枯落物层对于降雨的拦蓄作用也越强。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冀北山地阴坡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 [J].
田超 ;
杨新兵 ;
李军 ;
曹云生 ;
张伟 ;
刘阳 ;
毕可姣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2) :97-103
[2]   不同林分枯落物水文效应和地表糙率系数研究 [J].
郭汉清 ;
韩有志 ;
白秀梅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2) :179-183
[3]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林和红桦林枯落物持水特征及其截持降雨过程 [J].
莫菲 ;
于澎涛 ;
王彦辉 ;
王晶 ;
熊伟 ;
徐丽宏 .
生态学报, 2009, 29 (06) :2868-2876
[4]   土桥沟流域不同林分枯落物的水文特性 [J].
赵陟峰 ;
郭建斌 ;
赵廷宁 ;
叶海英 ;
杨小梅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06) :14-17
[5]   莲花湖库区水源涵养林水文效应的研究 [J].
段文标 ;
刘少冲 ;
陈立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5) :28-32
[6]   金沙江干热河谷新银合欢人工林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 [J].
方海东 ;
纪中华 ;
杨艳鲜 ;
拜得珍 ;
廖承飞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5) :54-57
[7]   不同林分枯落物层的水文生态功能 [J].
张振明 ;
余新晓 ;
牛健植 ;
鲁绍伟 ;
宋维峰 ;
刘秀萍 ;
张颖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3) :139-143
[8]   山东省石灰岩山区灌木林枯落物持水性能的研究 [J].
李红云 ;
杨吉华 ;
鲍玉海 ;
郑兆亮 ;
贝桂民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44-48
[9]   重庆四面山森林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 [J].
饶良懿 ;
朱金兆 ;
毕华兴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1) :33-37
[10]   岷江上游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特征 [J].
鲍文 ;
包维楷 ;
丁德蓉 ;
何丙辉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567-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