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贾燕
尹华
彭辉
叶锦韶
秦华明
张娜
强婧
机构
[1] 暨南大学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石油烃降解; 特性; 生物修复;
D O 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007.06.005
中图分类号
Q93 [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从氧化沟含油污水中分离得到1株能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S6(Pseudomonas sp.),经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S6为铜绿假单胞菌。红外光谱分析得知S6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糖脂类表面活性物质。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50mg/L,可将水的表面张力由72mN/m降到33.9mN/m。发酵液的表面张力和排油直径的测定结果显示发酵液在不同的盐度、pH和溶解氧量条件下,具有较稳定的表面活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优化培养基条件为葡萄糖10g、尿素5g、磷酸二氢钾1g、微量元素液2mL、pH8.0、水1000mL;S6在优化培养基中合成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量为0.173g/L。
引用
收藏
页码:1066 / 10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假单胞菌S-7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特性研究 [J].
郝瑞霞 ;
潘永强 ;
王关玉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844-849
[2]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J].
梅建凤 ;
闵航 .
工业微生物, 2001, (01) :54-57
[3]  
简明第八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M]. 山东大学出版社 , ()J.G.霍尔特(JohnG.Holt)主编, 1988
[4]  
Biodegradation of phenanthrene by Pseudomonas sp. strain PP2: novel metabolic pathway, role of biosurfactant and cell surface hydrophobicity in hydrocarbon assimilation[J] . Y. Prabhu,P. S. Phale.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