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单胞菌S-7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特性研究

被引:2
作者
郝瑞霞
潘永强
王关玉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2] 胜利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
[3]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
[4] 山东
[5] 东营
[6] 北京
关键词
假单胞菌; 生物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原油;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3.129
中图分类号
Q936 [微生物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0 ;
摘要
假单胞菌S 7菌株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糖脂和脂肽表面活性物质 ,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 36mg L ,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由 72mN m降到 2 9 7mN m ,油水界面张力由 30mN m降到1 3mN m。发酵液在不同的温度、pH和矿化度条件下 ,具有稳定的表面活性。发酵液可以乳化原油 ,使原油的粘度降低 86 95 %。研究表明 ,表面活性物质是S 7菌株在微生物采油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44 / 8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应用假单胞菌进行防蜡作用的研究 [J].
李清心 ;
康从宝 ;
王浩 ;
刘春德 ;
张长铠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2, (03) :302-304
[2]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J].
梅建凤 ;
闵航 .
工业微生物, 2001, (01) :54-57
[3]   大庆油田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 [J].
李华斌 ;
杨振宇 ;
杨林 ;
李祖义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1) :25-28+3
[4]   假单胞菌23-1菌株烃代谢产生有机酸和气体的研究 [J].
刁虎欣 ;
王践 ;
张心平 ;
梁凤来 ;
刘如林 .
微生物学通报, 2001, (01) :16-18
[5]   假单胞菌23—1菌株烃代谢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J].
刁虎欣 ;
王践 ;
张心平 ;
梁凤来 ;
刘如林 .
微生物学通报, 2000, (06) :413-416
[6]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J].
范立梅 .
生物学通报, 2000, (08) :21-22
[7]   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驱油效率研究 [J].
王芳,童正新 .
油气采收率技术, 1995, (03) :17-20+81
[8]   驱油用低界面张力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体系的研究 [J].
王芳 .
油田化学, 1994, (01) :66-69
[9]   生物表面活性剂稀体系微观模拟驱油 [J].
王芳 .
石油学报, 1994, (01) :101-105
[10]  
生物表面活性剂[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方 云,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