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中的“人地钱”挂钩制度:回应、困境与完善

被引:6
作者
段浩 [1 ,2 ]
许偲炜 [3 ]
机构
[1] 长治学院法律与经济学系
[2]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3] 英国考文垂大学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人地钱”挂钩制度;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要素配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新型城镇化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支撑,需要"人地钱"挂钩制度的保障和推进。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中面临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将进城农民的数量、土地用地指标、政府财政补贴挂钩的制度安排进行现实回应,实现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合理配置。然而立法相对滞后和政府保障服务的缺失,加剧了"人地钱"挂钩制度的实施困境,应以激励性法律规制为导向,加强区域协调立法和政府保障服务功能,完善"人地钱"挂钩制度设计与配套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地方财政对本地居民偏好的回应性研究 [J].
尹恒 ;
杨龙见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5) :96-115+206
[2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探讨 [J].
文维 .
法学杂志, 2014, 35 (02) :89-94
[25]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若干重大体制改革问题的认识与政策建议 [J].
中国金融人论坛课题组 ;
周诚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7) :59-76+205
[26]   城镇化与我国行政法治发展模式转型 [J].
章志远 .
法学研究, 2012, 34 (06) :16-19
[27]   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 [J].
李强 ;
陈宇琳 ;
刘精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7) :82-1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