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盆地三类主要铜银多金属矿床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19
作者
徐仕海 [1 ]
顾雪祥 [2 ]
唐菊兴 [1 ]
陈建平 [2 ]
董树义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稳定同位素; 铜银多金属矿床; 兰坪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兰坪盆地内三种主要成因类型(沉积-热液改造型、热水沉积-热液改造型和热液脉型)的铜银多金属矿床硫、碳、氢、氧同位素的研究,揭示了成矿作用过程的某些重要信息:矿石中的硫主要来自细菌还原的海水硫酸盐,但在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中可能还有部分有机生物硫和深源火山硫的贡献;碳主要来自不同比值水/岩反应体系中碳酸盐岩地层的溶解结果,但在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中还可能有深部地幔去气作用带来的CO2。成矿流体系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盆地建造水,盆地建造水的运移成矿过程中可能伴有较为明显的蒸发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09 / 3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云南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刘家军
    何明勤
    李志明
    刘玉平
    李朝阳
    张乾
    杨伟光
    杨爱平
    [J]. 矿床地质, 2004, (01) : 1 - 10
  • [2] 滇西北金顶和白秧坪矿床:地质和He,Ne,Xe同位素组成及成矿时代
    薛春纪
    陈毓川
    王登红
    杨建民
    杨伟光
    曾荣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 315 - 322
  • [3] 云南白秧坪银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
    杨伟光
    喻学惠
    李文昌
    董方浏
    莫宣学
    [J]. 现代地质, 2003, (01) : 27 - 33
  • [4] 云南兰坪盆地成矿流体性质:氧、碳同位素制约
    薛春纪
    陈毓川
    杨建民
    王登红
    杨伟光
    杨清标
    [J]. 矿床地质, 2002, 21(S1) (S1) : 1064 - 1067
  • [5] 滇西兰坪盆地的形成及演化
    陶晓风
    朱利东
    刘登忠
    王国芝
    李佑国
    [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5) : 521 - 525
  • [6] 滇西兰坪盆地构造体制和成矿背景分析
    薛春纪
    陈毓川
    杨建民
    王登红
    杨伟光
    杨清标
    [J]. 矿床地质, 2002, (01) : 36 - 44
  • [7] 稳定同位素体系理论模式及其矿床地球化学应用
    郑永飞
    [J]. 矿床地质, 2001, (01) : 57 - 70+85
  • [8] 滇西金满铜矿床中木质结构及其成因意义
    刘家军
    李朝阳
    张乾
    潘家永
    刘玉平
    刘显凡
    刘世荣
    杨伟光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2) : 89 - 95
  • [9] 云南兰坪三山-白秧坪铜银多金属成矿富集区的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陈开旭
    何龙清
    杨振强
    魏君奇
    杨爱平
    [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0, (04) : 1 - 8
  • [10] 兰坪—思茅盆地砂页岩中脉状铜矿床的特征及成因
    刘家军
    李朝阳
    潘家永
    刘显凡
    刘玉平
    [J]. 地质找矿论丛, 2000, (03) : 216 -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