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善意救助者法的立法与司法——以国外好撒马利亚人法为考察

被引:29
作者
杨立新
王毅纯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好撒马利亚人法; 善意救助者法; 一般救助义务; 豁免权; 侵权责任;
D O I
10.19667/j.cnki.cn23-1070/c.2013.03.010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社会目前存在比较严重的诚信危机,突出地表现在救助他人的问题上。借鉴国外好撒马利亚人法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在我国确立好撒马利亚人法的基本原则,不对公民科加一般救助义务,仅确认特殊救助义务,坚持对见义勇为者和善意施救者的损害予以救济,通过善意施救者的抽象过失和具体过失豁免权以保护善意施救者,鼓励公民积极救助他人;辅以故意和重大过失造成损害的承担侵权责任,促使救助行为达成其救助目的,在切实保护救助者的同时能有效地规范救助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   先行行为导致的不作为侵权行为研究 [J].
蔡唱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 (01) :121-124
[3]   司法公正的法律技术与政策——对“彭宇案”的程序法思考 [J].
张卫平 .
法学, 2008, (08) :138-152
[4]   不作为侵权行为发展趋势研究 [J].
蔡唱 .
法学评论, 2008, (01) :23-32
[6]   见危不救的法理思考 [J].
武挪强 ;
温晓莉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4) :11-15
[7]   见义勇为立法比较研究 [J].
徐国栋 .
河北法学, 2006, (07) :2-17
[8]   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透视 [J].
贾邦俊 .
河北法学, 2003, (01) :28-32
[9]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 [J].
毕玉谦 .
中国法学, 2000, (06) :111-118
[10]   中国古代关于见义勇为的立法 [J].
郑显文 .
中外法学, 1999, (06) :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