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巯基丁二酸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评价

被引:2
作者
何光远
韩咏竹
杨任民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
关键词
二巯基丁二酸; 肝豆状核变性; 铜; 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4 [肝豆状核变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评价二流基丁二酸(DMSA)对肝状核变性(HLD)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60例HLD患者均予口服DMSA70mg/kg·d,Bid,疗程为4w。以改良Goldstein分级法作疗效判断,并记录治疗前后铜代谢指标、肝肾功能、周围血象的变化及副反应。结果:显效16例(26.7%),好转31例(51.7%),无效12例(21.7%);总有效率78.3%。疗后尿排铜量显著增加。但发现有鼻、齿龈出血、血小板减少等副反应。结论:DMAS是治疗HLD的有效药物,具有高效、低毒、服用方便等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肌肉铜、锌、铁、镁含量及二巯基丁二酸钠疗效探讨 [J].
洪铭范,杨任民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5, (06) :339-341
[2]   5种驱铜药对肝豆状核变性病患者排铜效果的比较 [J].
杨任民 ;
鲍远程 ;
杨兴涛 ;
娄宗盘 ;
蔡永亮 .
新药与临床, 1987, (06) :3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