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肌肉铜、锌、铁、镁含量及二巯基丁二酸钠疗效探讨
被引:6
作者:
洪铭范,杨任民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腓肠肌,铜离子,DM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4 [肝豆状核变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25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腓肠肌铜、锌、铁、镁含量及二琉基丁二酸钠(DMS)疗效进行了研究。25例HLD脓肠肌铜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锌、铁、镁无明显差异(P>0.05)。DMS治疗在11例患者中虽引起部分症状加重或一过性加重,但按症状出现及好转例次统计,好转率为83.62%。治疗后自第二疗程始24小时尿铜显著增高(P<0.05);而阶肠肌铜含量轻度增高(P>0.05),且与症状加重高度相关,因此认为DMS在增加尿排铜的同时可能引起体内铜离子的再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41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