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负面案例比较法”与机制辨别——北约与华约的命运为何不同

被引:36
作者
周亦奇 [1 ,2 ]
唐世平 [2 ]
机构
[1]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2]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半负面案例; 比较案例研究; 机制甄别; 安全联盟; 和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4.1 [区域性组织和会议];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在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正负面案例比较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但是,此方法并不能有效地甄别因果机制。传统的案例比较法假定,正面与负面案例在因素上的差异将决定这一机制能否在相应的案例中得到激活和运行。在正面案例中,机制未受阻碍,并导致相应结果的出现。而在负面案例中,机制受到阻碍,从而无法导致该结果的出现。但是,传统的案例比较方法并不能真正确认其认定的机制是否真实运转,因为也可能多个因素加上机制导致负面结果。为此,作者创新性地提出"半负面案例比较"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清晰地展现因素、机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更有力地论证机制的作用。为了体现此方法的实际作用,它被用于分析冷战时期美苏各自联盟的不同结局:解释为何冷战时期的北约维持了基本的稳定并最终发展为安全共同体,而华约并不稳定并最终解体。通过半负面案例比较法,可发现联盟内和解是理解此问题的关键机制。影响此机制的重要变量是该联盟成员的国内管理体制。在联盟成员国具备有限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管理体制时,联盟内更容易实现和解,反之则更不容易实现和解,而这会影响联盟最终的发展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59+157 +157
页数:2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苏联国际市场大战略失败探源 [J].
陆钢 .
社会科学, 2017, (11) :3-13
[2]   政治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四种不同的理解视角 [J].
左才 .
国外理论动态, 2017, (01) :24-31
[4]   相互制约:联盟管理的核心机制 [J].
苏若林 ;
唐世平 .
当代亚太, 2012, (03) :5-38
[5]   和解与无政府状态的再造——基于六部作品的批判性综述 [J].
唐世平 .
国际政治科学, 2012, (01) :61-104+4
[6]   帝国研究视角下的苏联解体研究 [J].
潘兴明 .
俄罗斯研究, 2011, (06) :3-14
[7]   苏联为什么会终结? [J].
Е·普里马科夫 ;
贝文力 .
俄罗斯研究, 2011, (05) :25-39
[8]   苏维埃制度崩溃原因的初步分析 [J].
C·卡拉—穆尔扎 ;
施海杰 ;
陈亚梅 .
俄罗斯研究, 2011, (05) :40-58
[9]   德法、德波改善历史教科书的启示 [J].
李秀石 .
社会科学, 2006, (12) :57-64
[10]   1956年匈牙利事件与东欧剧变 [J].
侯凤菁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6, (05)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