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乡村”理念下边远乡村发展策略与规划研究——以贵州省石阡县楼上村为例

被引:10
作者
毛茗 [1 ]
罗震东 [2 ]
兰菁 [2 ]
机构
[1] 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边远乡村; 移动互联网时代; 流乡村; 规划方法;
D O I
10.13791/j.cnki.hsfwest.20210103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传统乡村规划偏重实体物质空间改善与要素组织,依赖实体集聚,因而空间可达性较低的边远乡村始终面临着发展困境。移动互联网改变了空间可达性的界定,流乡村开始涌现,为边远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本文确立虚实互促的流乡村发展理念,构建实体、虚拟双维度的潜力识别体系和线上、线下相协同的规划方法,并以贵州省石阡县楼上村为例进行实践检验。提出嫁接移动互联网后的产业转型、营销提质、空间虚实互动以及治理多元化等策略,为边远乡村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北京市郊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与功能演变研究[D]. 朱凤凯.中国农业大学 2014
[12]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郊型村庄融合发展研究[D]. 郭柳.山西大学 2020
[13]  
城市扩张下近郊乡村规划研究[D]. 邱婵.西南科技大学 2019
[14]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州特色田园乡村规划策略研究[D]. 刘晓宇.苏州科技大学 2018
[15]  
新自下而上城镇化[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罗震东, 2019
[16]   大城市边远乡村的城乡融合:空心化与资源等待——基于对某二线城市H村的田野调查 [J].
李秀菊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 (02) :94-97
[17]   基于“精明收缩”的山地乡村居民点集聚规划——以湖北省宜昌市龙泉镇为例 [J].
周洋岑 ;
罗震东 ;
耿磊 .
规划师, 2016, 32 (06) :86-91
[18]   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协同机制构建 [J].
王妍 ;
兰亚春 .
人民论坛, 2015, (29) :229-231
[20]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 [J].
罗珉 ;
李亮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1) :9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