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土质道路人工降雨及放水试验条件下产流产沙特征

被引:9
作者
张强 [1 ]
郑世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田风霞 [2 ]
马春艳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水力学; 裸露土质路; 植物路; 人工降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了研究土质路面草本植被降低水土流失的作用,采用室内人工降雨及放水试验的方法比较了裸露路和植物路的产流产沙过程及径流水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裸露路,不同覆盖度植物路总径流量降低幅度为3.94%~25.10%,总泥沙量降低幅度为9.65%~45.69%;在大致相同放水量条件下,植物路的土壤侵蚀速率、径流流速和过水断面单位能量均低于裸露路;植物路的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和曼宁糙率系数分别是裸露路的2.62~9.00倍和1.74~3.53倍;植物路通过降低径流流速、减小过水断面单位能量和增大路面粗糙度及径流阻力起到减轻道路侵蚀的作用。该文为广大土质山坡道路侵蚀防治和植物路铺设提供理论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植物路与土质路产流产沙过程的比较试验 [J].
郑世清 ;
田风霞 ;
王占礼 ;
徐学选 .
泥沙研究, 2009, (04) :1-6
[2]   降雨冲刷对黄土公路边坡植物防护影响的试验研究 [J].
刘海松 ;
倪万魁 ;
杨泓全 ;
颜斌 .
工程地质学报, 2007, (04) :527-533
[3]   不同坡度草地含沙水流水力学特性及其拦沙机理 [J].
潘成忠 ;
上官周平 .
水科学进展, 2007, (04) :490-495
[4]   黄土丘陵区植物道路的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J].
徐学选 ;
琚彤军 ;
郑世清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3) :934-938
[5]   黄土丘陵区路面种草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及成本效益分析 [J].
曹世雄 ;
陈莉 ;
高旺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8) :73-76
[6]   山区农田道路路面种草生长发育与通行能力观测 [J].
曹世雄 ;
陈莉 ;
高旺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1) :69-72
[7]   在黄土丘陵区土质路面种草 [J].
曹世雄 ;
陈莉 ;
高旺盛 .
生态学报, 2005, (07) :1754-1763
[8]   降雨条件下坡面薄层水流速度特征 [J].
夏卫生 ;
雷廷武 ;
刘春平 ;
赵军 .
水利学报, 2004, (11) :119-123
[9]   延安黄土区植物路植物根系与水保功能评价研究 [J].
郑世清 ;
郑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174-176
[10]   黄土丘陵区山坡生产型植物路综合防护技术体系规划设计 [J].
郑世清 ;
高可兴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1)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