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路与土质路产流产沙过程的比较试验

被引:9
作者
郑世清 [1 ]
田风霞 [2 ]
王占礼 [1 ]
徐学选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质路; 植物路; 道路侵蚀过程; 防蚀效益;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09.04.012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室内人工降雨+放水冲刷相结合的方法,对5个坡度(3~18°),5种雨强(1~3mm.min-1),5组放水流量(1.4~9.0kg.m-2.s-1)下的黄棉土土质路面和早熟禾植物路面进行了共60余场次试验,对比分析了植物路相对于土质路侵蚀过程差异及产水、减沙效果。结果表明:在放水冲刷条件下,植物路侵蚀率随放水历时降低,其过程可用对数函数描述;土质路面侵蚀率变化复杂。两类道路的放水流量与侵蚀强度均呈现幂函数变化,且植物道路表现出明显的防蚀作用。雨强增加引起径流量、侵蚀强度增加,土质路的增加快于植物路;坡度增大时,侵蚀强度增大,径流深则为植物路稳定,土质路有小幅增加。植物路相对土质路的减沙幅度为26.24%47.22%,减少能力可用抛物线方程描述,但植物路较土质路面有利于产生径流,径流深增加幅度平均为58.7%144.1%,由于径流的泥沙含量大大降低,道路的侵蚀产沙反而有一定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黄土丘陵区次降雨下的山坡道路侵蚀特征分析 [J].
徐学选 ;
琚彤军 ;
郑世清 ;
刘雪英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S2) :574-578
[2]   黄土丘陵区植物道路的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J].
徐学选 ;
琚彤军 ;
郑世清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3) :934-938
[3]   黄土道路侵蚀过程模拟试验研究 [J].
田风霞 ;
王占礼 ;
郑世清 ;
马春艳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2) :1-4+9
[4]   山区农田道路路面种草生长发育与通行能力观测 [J].
曹世雄 ;
陈莉 ;
高旺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1) :69-72
[5]   在黄土丘陵区土质路面种草 [J].
曹世雄 ;
陈莉 ;
高旺盛 .
生态学报, 2005, (07) :1754-1763
[6]   延安黄土区植物路植物根系与水保功能评价研究 [J].
郑世清 ;
郑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174-176
[7]   西安地区高等级公路边坡护坡绿化草种的引种栽培试验 [J].
席嘉宾 ;
杨中艺 ;
陈宝书 ;
张惠霞 ;
陈麦侠 .
草业科学, 1998, (05) :3-5
[8]   我国北方高速公路的环境绿化与景观再造 [J].
常根柱 ;
赵贵钧 ;
韩顺学 .
公路, 1998, (03) :33-36
[9]  
Runoff and road erosion at the plot and road segment scales, St John, US Virgin Islands[J] . Lee H.MacDonald,Robert W.Sampson,Donald M.Anderson.Earth Surf. Process. Landforms . 20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