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期虐待、依恋与反社会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
被引:22
作者:
陈哲
[1
]
付丽
[2
]
彭咏梅
[1
]
蔡蓉
[1
]
周世杰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学研究所
[3] 不详
[4] 长沙工读学校
[5]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反社会人格障碍;
父母教养方式;
虐待;
依恋;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1.02.013
中图分类号:
B848 [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反社会人格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期虐待、依恋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TQ)、成人依恋问卷(AAQ)对350名青少年学生施测。结果:①与阴性组相比,反社会人格障碍阳性组在母亲关爱、父亲鼓励自主因子上得分较低,在父亲控制、母亲控制因子上得分较高;阳性组在CTQ和AAQ各因子上(除外母亲拒绝)得分均显著高于阴性组。②儿童期虐待各因子分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正相关;依恋各因子与反社会人格症状显著正相关(0.108~0.373)。③躯体虐待、对父亲愤怒、母亲角色倒置、情感虐待、母亲拒绝、母爱缺失、母亲控制对反社会人格障碍倾向有预测作用。结论:童年期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期虐待以及不安全依恋与青少年期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密切关联。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4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