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干旱胁迫下藜的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12
作者:
孙存华
李扬
杜伟
金会丽
王东升
陈湘玲
徐新娜
机构:
[1] 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藜;
干旱胁迫;
光合特性;
CO2同化能力;
耐旱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S567.239 [];
S647 [野生蔬菜];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通过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来研究生长期的藜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以期望为干旱农业的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盆栽的藜为材料,用称重控制浇水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藜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藜的光合日变化呈双峰型,有"午休"现象(13:00)且受气孔限制;最大净光合速率出现在上午8:00。与正常条件下生长的藜相比,干旱胁迫下藜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表观量子效率(AQY)、二氧化碳饱和点(CSP)和羧化效率(CE)均降低,分别为1 200μmolphoton.m-2.s-1、8.01μmol CO2.m-2.s-1、0.016 1μmol CO2.mol-1photons、1 200μmol CO2.mol-1、0.017 6μmol CO2.m-2.s-1;光补偿点(LCP)、二氧化碳补偿点(CCP)升高,分别达到44.88μmol photon.m-2.s-1、和46μmol CO2.mol-1,干旱使藜的光合能力下降。干旱胁迫下藜的光合能力虽有所下降,但与其它C3植物相比仍具有较强的CO2同化能力。藜是一种耐旱力较强的植物。
引用
收藏
页码:715 / 720
页数:6
相关论文